而與此同時,自由意大利的威名也迅速傳遍了布魯提烏姆地區(包括圖里平原在內的意大利靴子的前腳掌地區),該地區的失地農夫和窮人紛紛擁到圖里平原,積極要求成為起義軍中的一員。
物資財富的大大增加、隊伍實力的急劇擴張卻導致克羅斯和埃諾姆依之間產生了隔閡。這一支起義軍主要是由克羅斯主導,兩人的隊伍駐扎在一起,平時也常常一起行動,但是基于克羅斯較為自私的脾性,獲得戰利品之后往往會多分給自己的隊伍,次數多了自然引起了埃諾姆依的不滿,兩人因此發生爭吵,最終埃諾姆依一氣之下,率領自己的隊伍離開了圖里平原,沿海岸北上,獨自尋找新的宿營地。
最終他選擇了梅塔蓬圖姆,是因為他覺得這個城鎮比較富足,能夠供養他的隊伍,并且在它的東面不遠就是塔蘭圖姆的領地,斯巴達克斯率領的大部隊就駐扎在那里,與那個自私小氣的克羅斯相比,斯巴達克斯無疑更值得信任,可以與他互為犄角,保障自己隊伍的安全。
但同時在圖里平原得到的教訓也使他不愿意合并到斯巴達克斯率領的大部隊中,這是出于一個起義軍首領的驕傲,同時他也要向克羅斯證明自己獨立率隊也能夠過得很好。
不過,梅塔蓬圖姆的富足顯然無法與圖里平原相比,在劫掠了周邊地區之后,他仍感到不滿足,于是想要攻下這座城鎮,畢竟有馬克西姆斯占據龐貝城、其隊伍過得比誰都好的珠玉在前,他想要效仿。
但事實證明,這座比圖里伊小不少的臨海城鎮并不是那么容易攻取,一次又一次的攻城失敗讓他的心情變得極其焦躁,無視士兵的傷亡和手下的勸阻,他發誓要將這座城鎮攻陷,不僅是因為他的偏執,更因為他需要這場勝利來重振他在這支隊伍中的威望。
在吸取了前幾次攻城失敗的教訓后,又經過幾天精心的籌備,他再一次發起了進攻,滿以為這一次可以獲得成功,然而在艱苦熬戰了一個上午,好不容易有士兵攻上城頭,卻很快又被驅趕下來,功虧一簣。
這讓他氣憤不已,一怒之下索性全軍壓上,自己在后方壓陣,任何潰逃的士兵斬殺不赦,他發誓要在今日攻破城池。
然而就在埃諾姆依軍隊全力攻打梅塔蓬圖姆城之時,一支船隊靠上了該城附近海岸的沙灘,由赫拉克利亞和梅塔蓬圖姆組建的一支將近150名的聯合騎兵上了岸(赫拉克利亞位于梅塔蓬圖姆西面不遠,城內有著羅馬人在塔蘭托海灣的一個小型軍港,這也是埃諾姆依沒有攻打它的一個原因)。
這支騎兵稍作休整之后,向北繞了一個大圈,然后直撲埃諾姆依所在,而此時在埃諾姆依身旁只有一支20人的護衛隊……
………………………………………………………………………………
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碧藍的海水拍打著陡峭的海岸,黑綠的礁石在泛起的白浪中忽隱忽現,岸上爬滿了綠草和矮樹,在這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中寬闊的灰白色大道貼岸而行,無疑十分的醒目。
由于起義軍的存在,大道上幾乎很難再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但是今天在大道上有一支近千人的隊伍在行軍。
走在隊伍前面的是馬克西姆斯,今天的他身穿白色的束腰內襯,外披被擦拭得很亮的分段式鐵甲,頭戴羽盔,騎著一匹黑色駿馬,顯得威風凜凜。
將他簇擁在中間的五十名騎兵是他花費了幾個月時間辛苦籌建起來的騎兵隊,身后跟隨的500名全副武裝的步兵是他親衛隊的一部分,并且由奧盧斯親自率領。
在步兵之后,還跟隨著一支上百人的輜重隊,其中的十幾輛馬車主要馱載的是這支隊伍所需的食物、草料以及行軍帳篷等。
而走在隊伍最前面的、負責領路探查的五十名騎兵卻是來自斯巴達克斯軍隊,率領他們的人是奧克馬爾。
兩天前奧克馬爾作為信使來到薩拉皮亞,向馬克西姆斯傳達了“埃諾姆依戰死”的消息和起義軍要為其祭奠、并召開緊急軍官會議的命令。
這只千人不到的隊伍以正常速度行進至下午,前方出現了一座臨海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