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耐心傾聽的斯巴達克斯眼睛一亮,會意的說道:“馬克西姆斯,你是說……我們假裝向西行軍要進攻羅馬,其實是要引誘軍營里的羅馬軍隊出來,逼迫他們在野外同我們進行決戰!”
“沒錯。”馬克西姆斯瞥了克里奧尼斯一眼,自信的說道:“攻破羅馬營地比較困難,而在會戰中戰勝敵人就容易多了,我認為可以試一試。”
最終,馬克西姆斯的提議獲得通過。
起義軍開始行動起來,為了方便翻山越嶺,甚至丟棄了大量的馱獸,由士兵們背負著物資前行。
最開始克羅狄安努斯探知起義軍向西翻山越嶺、繞行阿斯科利,他還以為叛軍是想避開軍營的封鎖、繼續北上,因此決定先穩守不出,等到羅馬再派援軍來,增強實力之后再說。因為他已得知普布利科拉戰敗的消息,再也不敢小覷這支曾被他視為烏合之眾的叛軍。
但是他很快又得知叛軍在繞過阿斯科利之后,并沒有繼續北上,而是踏上了薩拉里亞大道,開始向西行軍。
這股叛軍想要進攻羅馬?!……克羅狄安努斯腦海中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頓時坐不住了,因為他很清楚薩拉里亞大道沿途地區的軍事防備情況,當初他就是率軍從羅馬經薩拉里亞大道到達的阿斯科利,他征召了沿途各城鎮的城衛隊,湊成了5萬大軍,卻也使得多年未經戰事、本就戰備松弛的薩拉尼亞大道沿途地區幾乎失去了防御能力,他能想象得到叛軍可以不受阻礙的順利進入拉丁姆、逼近羅馬、引起羅馬民眾的恐慌……
想到這些,克羅狄安努斯開始冒冷汗,在羅馬政壇混跡多年的他很清楚這將意味著什么,于是他立刻叫來了北意行省總督卡修斯,并且很快就說服他。
克羅狄安努斯雖然急于出兵,但在卡修斯的勸說下,還是先派出了多路哨探,查明起義軍確實是一心向西行軍、并無任何埋伏之后,這才率軍出營,沿薩拉里亞大道向西急追。
兩天之后,羅馬軍隊追上了有意放慢行軍速度的起義軍。
這里正是皮塞努姆地區與翁布利亞地區的交界,山嶺連綿,只有一條河流沖刷而成的低谷,薩拉里亞大道正是伴隨這條河流修建的,因此地勢狹窄,起義軍龐大的軍隊無法展開,局勢對羅馬軍隊有利。
克羅狄安努斯以北意行省的軍隊為先鋒,斯巴達克斯則將自己的部隊排在了最前列,雙方很快就在河谷里展開廝殺。
卡修斯帶來的軍隊乃是羅馬北意行省的兩個常備軍團,是為了防御北方的蠻族而設立的,士兵長年堅持訓練,雖然多年未逢戰事,但其戰斗力遠非去年底倉促組建的這八個羅馬軍團可比。
激戰一段時間之后,起義軍的前線部隊有些頂不住了。
斯巴達克斯對此有所預料,因為馬克西姆斯曾經提醒過他這支北意行省的羅馬軍隊與其他羅馬軍隊的不同之處(來自于昆圖斯、弗朗提努斯等人的提醒),所以他早有安排,發出號令,讓前線部隊撤退。
起義軍先頭部隊立即向后撤退,北意羅馬軍團緊追其后,企圖迫使潰兵沖亂敵人的陣形。
只是起義軍前線部隊后方并無任何其他部隊相鄰列陣,而是當他們奔跑了一段距離之后,才看到另一支起義軍部隊以羅馬的棋盤格式陣列橫斷河谷,撤退的士兵通過陣列的間隙跑到了后方,而隨后的羅馬士兵在奔跑的過程中松散了陣型,無法迅速形成強大的沖擊力,使得正對他們的起義軍部隊較為順利的前后合并方陣,形成一條嚴密的陣線,擋住了追擊的敵人,陣戰再次開始……
斯巴達克斯曾經在與執政官普布利科拉作戰的時候使用過相同的戰法,不過那一次是進攻,這一次是防御為主,一回生、二回熟,各部隊運用的更為熟練了。
通過這種戰法,起義軍即使在狹窄的河谷中也能發揮自己兵多的優勢,利用車輪戰法來消耗羅馬軍隊的銳氣。
當克羅狄安努斯和卡修斯意識到這一點之后,也開始采用輪換戰術來節省士兵們的體力,即使他們事先未做準備,但作為進攻一方,前后隊伍的換位就更容易一些。
只是每當羅馬軍隊執行這一戰術的時候,起義軍就立刻逼上來,讓羅馬軍隊不那么容易的完成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