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諾尼人的這種戰術不但在東面實施,也同樣在北面進行。
當木墻推進到距離營地30米左右時就停止了前進,后面的戰士趴下身子,將草捆塞到木墻的前方……
當木墻推進到距離營地15米的時候,被迫停止前進,因為前方是尼克斯人設置的鹿砦,無數半人高的尖木樁密集交錯的斜插在前方狹長的地帶,就算是單個戰士都無法輕易的通過這個地段抵近壕溝,更別提他們還要抬著木排。
抬木排的戰士將木排放置在地上,用身體頂住,防止其倒下,后面持武器的戰士紛紛斜舉木盾,穿過木排之間的空隙,小心翼翼的走在尖木樁之間。原本抱草捆的戰士則彎著腰跟在他們身后,借著盾牌的庇護,開始拔除尖木樁……
這些標槍手躲在木排的后面,向營地木墻上的尼克斯士兵投擲標槍,雖然命中率不高,但多少壓制了一點敵人的遠射火力。
尼克斯部落為了防御潘諾尼聯軍的進攻,可是嚴格的按照羅馬軍營的要求進行建造的,這些尖木樁都扎進土里很深,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拔除的,往往要兩個人同時使出全身力氣,才能夠成功。
尼克斯士兵們不可能允許潘諾尼戰士這么做,于是標槍、石頭再次傾瀉下來。
不過這一次潘諾尼軍隊開始有了反擊,因為是攻打營地,安德萊斯征召了一些標槍手,這些標槍手都是部落里的獵人。潘諾尼人生活在大河沿岸,主要是以種地捕魚為生,但也有少數族民到山嶺里捕獵,獲得肉食、毛皮來生活。
按照事先的安排,他們兩家的部隊從東面發起進攻,而布羅奇和馬齊伊的援軍則是進攻北面。
在營地北面督戰的馬克西姆斯見到這種情況,感到很無奈:尼克斯部落里沒有弓箭,也沒有弓箭手,甚至沒有標槍,都是用之前繳獲的塞格斯提卡長矛進行的改裝,其數量并不太多。同時,尼克斯部落也沒有專門的標槍手,只能讓有這方面技能的士兵臨時充任,比如部分凱爾特人和伊利里亞山民就擅長用標槍。
塞利西斯就是在拔木樁的時候,就被一個石塊砸中頭部,頓時兩眼發黑,栽倒在地上,等他恢復意識,發現自己周圍已經躺滿了同胞,他掙扎著想要爬起,突然間腦海中一道靈光閃過,他立即又倒下,閉目裝死。
盡管傷亡增大,但攻營已經進展到重要時刻,安德萊斯不可能退卻,部落首領、族長們大聲叫嚷著,逼迫手下的戰士們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于是,從鹿砦到壕溝的這段距離內幾乎被倒下的潘諾尼戰士鋪滿,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清理出了近十條通道。
大木排再次被潘諾尼戰士們抬著前進,尼克斯士兵們意識到他們的企圖,攻擊更加猛烈。由于距離越來越近,他們兩三人搬起事先準備好的、磨盤大的石頭或一米長、人腰粗的短木向下投去。
抬了半天木排的潘諾尼戰士們哪里經得住如此重物的撞擊,當即倒下,木排壓在身上,響起一片慘叫。
后面的潘諾尼戰士涌上去,一只手用盾牌護住自己,另一只手用力將木排往前推,有人倒下,很快又有人替上,終于將木排推到了壕溝前。
尼克斯士兵們的攻擊進一步加大,使得潘諾尼戰士們匆忙就將木排推了過去。
木排一頭栽進壕溝里,完全沒有起到橋梁的作用。
也有潘諾尼戰士在首領的厲喝聲中,冒著石雨,困難的將木排轉了個方向(潘諾尼人制作的木排一般有三米高、七米長),然后朝著壕溝推了過去,終于頂在了對面的土墻根上。
可還沒等他們歡呼,木墻上一個大石砸了下來。
三米多寬的壕溝對側沒有多余的空地,直接就是被夯實的、有一定傾斜角度的土墻,木排底部沒有穩定的支撐,被石頭直接砸進了壕溝里。
安德萊斯企圖用木排充當橋梁、讓戰士們能夠通過壕溝的企圖失敗,但他們的進攻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