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落的首領們也都意識到了危險,同樣在大聲叫喊,并且攔阻族人們下河,逼迫他們轉身迎敵……
這混亂的場面都映入了佩科特的視野中。他在前晚深夜率領2000名士兵,每人身上攜帶四個大面包,渡過浮橋之后,將浮橋拆除,然后前往事先選好的宿營地。
這個宿營地是在密林之中,距離林中道路比較遠,在潘諾尼探子的探查范圍之外。
第二天的一整天他都按兵不動,但是派出了最擅長在密林中活動的士兵在不被敵人探子發現的情況下窺探敵軍的行動。
在得知敵軍黃昏夜宿庫帕河北岸時,他曾有過夜襲的想法,但他的隊伍中大半都是新兵,而且當晚夜色深沉、沒有月亮,敵人的首領又較謹慎,很可能偷襲不成、反而打草驚蛇。
他按捺下這股沖動,決定還是按原計劃行事。
到了今天清晨,他和士兵們就著雨水、啃完了干面包,在熟悉林中地形的斯科迪斯齊新兵得引領下,開始在密林中向著林中道路的方向悄悄行軍,細雨和薄霧發揮了作用,林中鳥獸大多躲在巢穴之中,沒有因他們的行軍造出大的動靜而引起潘諾尼人的懷疑……
最終,整個隊伍就隱藏在正渡河的潘諾尼軍隊后方的密林之中,并且通過派出去的探子們隨時了解潘諾尼軍隊的渡河情況。
卡布德斯經過昨天順利的行軍和宿營,已經放下了不少戒備,今天又將注意力都放在渡河上,只是習慣性的在周圍派遣了幾個哨探,他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當佩科特得知敵軍已經有大半過河后,他果斷的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為了進攻更加快速、戰斗更為持久,佩科特沒有讓士兵們穿戴盔甲,只拿盾牌和短劍,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還留在河北岸的敵軍隊伍顯得混亂,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重新組織……他甚至看到有些敵人因為過于緊張,在匆忙拔出插在背后的長矛時,甚至扯斷了腰帶,長褲滑落在腳上……
“立功!”佩科特高舉短劍,大聲吼道。
“立功!!!……”士兵們齊聲回應,滿是興奮。
“報仇!”他再次大喊。
“報仇!!!”大多數士兵發出怒吼,猶如雷鳴。
第四軍團除了奧盧斯和佩科特特地向兵部請求要來的一些老兵充當隊官之外,其他的大多是斯科迪斯齊預備族民,只有極少數的潘諾尼預備族民,但是之前馬克西姆斯留下第四軍團實施瞞天過海之計,對第四軍團中的潘諾尼新兵們不放心,將他們全部抽調走,都換成了斯科迪斯齊人。
如今,佩科特統帥的這支隊伍懷著對立功的渴望、對敵人的仇恨,斗志高昂的殺向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