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心道,這一連來了兩天了,可總算有人記起來問他的名字了便道
“我還以為你們村子里的人,只會這么稱呼人呢原來還曉得問名字啊我叫陳哲耳東陳,折口哲”
回去的路上,三人路過了一處風格獨特的建筑。
那建筑隱于陰暗的天色之中,不過陳哲依然看得出,它比尋常人家住的矮房高處一大截,遠看似碉房狀,陳哲判斷那碉房大致有四五層的樣子。
想來應當不是住人的。
于是便抬手朝碉房指去,并問身邊的女官道“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圖書閣,里面存儲著自祖上搬來這里時所帶來的全部書籍以及后人百年里陸陸續續的創作。村子里唯一的學堂就在圖書閣的邊上。”女官回答道。
“咱們要不去哪兒看看”陳哲提議說。
“哪里會有什么線索嗎”女官問道,
“誰知道呢不過書籍肯定不會說謊。”陳哲道。
“倒也可以,神農村百年來記錄在冊的村史也都存放在那里,興許會對你的調查有些幫助。”
女官說,于是影衛便領路,帶著陳哲他們朝圖書閣走去。
天色漸晚,村子里沒有路燈,四處隱匿在黑夜當中暗沉沉的。
唯有月光灑下一片淡淡的清澈,隱隱能讓陳哲他們視物。
也是因為村子沒有路燈的緣故,村民們鮮少夜間出門。
女官讓影衛找來了一盞手提的油燈。
居女官說,這種油燈燒得是動物油,動武油提煉起來并不容易,因此油燈非常稀有。
平常人家是不會配備油燈的。
大家基本上也沒有夜間出行的必要。
陳哲問女官“為何不整點火把呢”
女官回答說“你看,我們的油燈是用這種防火的植物膠特地籠罩起來的,相比火把要安全得多。你也知道,我們這里一旦失火將有多大的風險。定然需嚴格管控,不能讓村民們濫用火源。”
陳哲看向影衛手中提著的油燈,果然,油燈外罩著一層泛著淡綠色的透明罩子,那便是女官所說的植物膠。
幾個人到了圖書閣閣中果然放置著許多書籍。
陳哲從影衛手中接過了油燈,女官將擺在閣中四角的燈也給點亮了。
閣中瞬間被昏暗的橙黃色籠罩住。
陳哲拿起面前最近的一本書翻了兩眼。
這是一本古書,其中文字多為繁體,陳哲基本看不懂,并且書中根本沒有標點符號。
他看了跟沒看一樣。
可是拋開書中撰寫的文字,陳哲卻意外的發現,這些在神農村放著吃灰的古書若帶到外邊去,那可算得上是古董了
陳舊泛黃卻保存完整的紙業,入木三分,蒼勁有力的筆記,無一不在彰顯著這本書的價值。
陳哲又連續翻開了好幾本,這幾本也同第一本一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