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明軍做過試驗,一個普通士兵,突破拒馬、攔馬溝,護城河、壕溝、土墻,從護城河沖到開原城下,在守方鳥銃、弓箭完全靜默的情況下,至少需要半炷香時間。實戰中走過這段路程,估計早被打成了篩子。
按照原計劃,劉招孫本想在土墻后再修筑一道胸墻,進一步遲滯后金軍攻勢,他手下人力足夠,不過時間太過倉促,所以作罷,而且他擔心如果防御太過嚴整,四大貝勒恐怕不敢硬攻。
若是建奴召集幾萬個包衣阿哈,圍而不攻,把開原城活活餓死,劉招孫就成笑話了。
努爾哈赤時代,后金政權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八旗旗主的權力還是很大的,不像后來皇太極時代那樣慫蛋。
若是剛開始就把后金軍打疼,代善他們才不會管什么大汗軍令,肯定不會再繼續硬攻。
陣地前傳來零星爆炸聲,幾個倒霉的包衣兵踩中了地雷炮。
這種地雷炮對付陣列密集的敵人最
為有效,盛滿黑火藥的陶罐中夾雜有生銹的鐵釘和石子兒,每次爆炸威力不大,卻會在炸點附近掀起陣陣血雨。
一個身材強壯的包衣阿哈,尖叫著沖到攔馬溝前,他眼眶中扎著根迸飛的鐵釘,嘴里發出不似人聲的慘叫,順著攔馬溝滾落下去,身體被溝底布滿的尖木樁刺穿。
“讓你們不披甲,炸死你們”
攔馬溝前,包衣隊列陷入混亂,接著,在他們四周,振聾發聵的爆炸聲接連響起,聲音密集到讓人分辨不清人聲和爆炸聲。
護城河周圍完全被白霧籠罩,混合著有砂石塵土,無數包衣在中間痛苦哀嚎。
沖到前面盾車,很多都已經停下,盾車周圍一片狼藉,地上倒著上百名包衣,很多人被當場炸死,更多人則被迸飛的鐵釘石子兒擊中,像沒頭蒼蠅似得在陣地上到處亂竄,直到滾進遍布竹簽鐵蒺藜的陷馬坑,在極度痛苦中死去。
前面推車的包衣被眼前慘狀嚇住,很多人開始往后推卻,后面壓陣的真夷戰兵立即用重箭朝他們射去。
“韃子果然軍紀森嚴,好替本官多殺幾個包衣待會兒再好好感謝你們”
劉招孫自言自語,這時甕城中傳來整齊的踏步聲,鎧甲甲葉摩擦聲,劉招孫聽來頗為悅耳。
作為開原之戰的主力,以南兵為主的七千名長槍兵會在最后壓軸出場。
劉招孫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這支強軍不要在開原覆滅,多少要給戚家軍留點種子,義烏已經沒有壯丁可拉了,至少在眼前,只有浙兵、白桿兵等幾只強軍才能拯救遼東。
參將大人在家丁簇擁下,走過甕城甬道,來到甕城門口站定。
新近編練的七千戰兵,按照各營編制排列成行,來自大明各地的戰兵們,此刻臉上都是堅毅之色,各營訓導官在做最后動員。
“老子不管你以前是浙兵,是遼兵,還是宣大兵今天,你們都是劉大人的兵”
一個皮膚黝黑,略帶陜西口音的訓導官站在一隊戰兵前面,他脖子漲的通紅,大聲吼叫道。
“你們活著劉大人給你們分地,你們死了劉大人給你們招魂”
“只有劉大人給咱們發餉,只有劉大人不拋棄咱們”
“渾江之戰,幾千個
兄弟死了,尸身都是劉大人帶回來的”
陜西訓導官聲嘶力竭,他嗓子沙啞,使出全身力氣吼道
“劉大人說,今日他也會戰死他不愿意給韃子當包衣你們愿意嗎”
周圍安靜下來,旁邊各營傳來士兵們振奮的吶喊聲,片刻之后,操著不同地區方言的戰兵們齊聲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