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距離鴛鴦陣還有二十步時,從腰中取下飛斧、鐵錘等武器,借助奔跑慣性,猛地扔向對面明軍。
長牌手將長牌豎起壓在地上,五六名隊友都站在長牌后面。
刀盾手弓身向前,一手舉刀,一手用圓盾遮住腿腳,警惕注視前方,隨時準備給建奴致命一擊。
這些刀盾手都是十五六歲的少年,身形敏捷,初生牛犢不怕虎,適合手持圓盾,迅速接近敵人后發動突然襲擊。
戚繼光特別強調,刀盾手要選擇身形敏捷,且悍不畏死之人。
鐵錘飛斧重重砸在長牌上,發出沉悶響聲,長牌手只感覺虎口發麻,半個肩膀都要被震飛出去,不過他們死死抓住長牌手柄,不敢有一絲放松。
這隊白甲兵以為明軍膽怯,冒冒失失沖上來準備砍殺人頭。
這些正白旗女真獵人,平生還從未與戚家軍交過手,當然不知道鴛鴦陣的厲害。
他們剛往前走了兩步,進入長槍兵攻擊范圍。對面長牌后面忽然伸出兩根長槍,一上一下,攻擊目標要害,白甲兵躲過咽喉處攻擊,另一支長槍已經刺入他小腹。白甲兵慘叫一聲,身子不由蹲下,鴛鴦陣中,一個明軍刀盾手快步上前,砍下了白甲兵首級。
后面的白甲兵見狀,立即朝明軍扔來幾只飛斧,那刀盾手舉盾擋住攻擊,拎著建奴首級快速后退到長牌后面。
前面兩名長槍手躲閃不及,面目被砸中,悶哼一聲,倒在地上。后面補上來兩個火銃手,將點燃的火銃對準對面白甲兵,兩聲爆響后,一名白甲兵頭盔被打得變形,腦袋滲出血跡,四肢軟軟癱倒在地。
最后一個白甲剛要逃走,一只鏜鈀朝他后背殺去,鋒利的鈀齒輕松洞穿他的鎖子甲,他正要回身反擊,又一只長槍刺向后頸,將他刺個對穿
雙方你來我往,就在這片商鋪前面不
死不休的交換著死亡。
源源不斷的明軍從北門趕來,最終占據了優勢。
劉招孫表情平靜的看著眼前這片殺戮戰場,望著大街上遍布的尸體,狼藉一片。
此戰過后,開原城怕要成一座廢墟了。
開原是劉招孫崛起的,這里將成為劉招孫前期經營的大本營。
正白旗巴牙剌雖然戰力強悍,士氣旺盛,然而人數畢竟太少,擋不住三千多明軍組成的鴛鴦陣源源不斷攻擊。
不同鴛鴦陣之間的明軍,他們裝備服飾都是一樣,前面有人死了,后面便有人立即補上。
這樣一來,就給巴牙剌造成一種明軍除掉不盡,殺之不絕的錯覺。
“殺不盡的南蠻子”
越來越多明軍出現在東門附近,他們結成小三才陣向前攻擊,巴牙剌再也抵擋不住,紛紛轉身潰逃。
明軍齊喊萬勝口號,全部朝東門沖去,劉招孫望著滾滾而過的戰兵,臉上露出如釋重負表情。
新軍今天傷亡慘重,然而好歹抵擋住了建奴對開原的進攻,經歷了鐵與血的考驗,以后打仗就更從容不迫了。
黃臺吉臉色陰沉,雙拳攥緊,他已做好進入開原準備,沒想到最后時刻被明軍反推,連旗中最兇悍的巴牙剌也被殺退回來。
黃臺吉心中惆悵,他迫切想要知道,開原北門情勢如何,鑲藍旗還有多少人馬。
黃臺吉本想讓鑲藍旗吸引明軍主力,自己從東門背刺,好撿個大便宜。
不曾想,劉招孫竟然放棄北門,直接帶兵來東城和正白旗交戰。
剛才一番交鋒,正白旗傷亡百人,將明軍阻擋在東門甕城,不能繼續前進。巴牙剌雖然潰退,不過總體來說,正白旗仍然占據優勢。
眼下開原城中火光四起,西南北三門也是岌岌可危,要不了多久便會被后金軍攻破。
只要能將劉招孫牽制在東門,等到大軍合圍,他便插翅難飛,死無葬身之地。
黃臺吉沉思片刻,增派兩千真夷戰兵增援巴牙剌,繼續沖擊明軍。
同時令炮兵將弗朗機炮架城頭,對準甕城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