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才敢辱我軍士,你有幾個狗頭”
周圍隱隱響起龍吟虎嘯之聲,柴國柱全身顫抖,摔倒在地。
熊廷弼暴起,對身后一眾標兵怒道
“拿下柴國柱,捆打五十給本官著力的打”
身后立即轉出幾名標兵,皆是虎背熊腰,不由分說便將柴國柱綁起,按倒在地,當眾打起軍棍。
見柴國柱被打,副總兵李懷信噤若寒蟬,再看劉招孫殺氣不減,他也有些心虛。
“依軍律,辱罵同僚,當棍杖五十。劉參將,柴國柱打仗兇猛,只是嘴巴歹毒,便打他五十,你看這樣如何”
見柴國柱得了教訓,熊廷弼又在為他求情,劉招孫雖還有些不難,不過想了下還是罷了。
薊鎮在城外有上萬人馬,開原目下只有三千戰兵,犯不著為了口舌之利,引發兩軍沖突。
劉招孫還未開口,康應乾便很知趣的出來打圓場
“經略大人治軍非凡,下官拜服,吾皇英明神武,才遣大人督師遼東,攜薊鎮精兵猛將,掃薩爾滸一敗之恥,一年滅遼,當如探囊取物耳”
康大人這幾句話聽得劉招孫暗笑。
既奉承了熊廷弼,又夸了薊鎮將官,連遠在京師的皇上都沒落下。
還順帶暗諷了前經略大人楊鎬很合熊廷弼目空一切的脾氣。
聽得幾位將官都是微微頷首,覺得頗為受用。
劉招孫在旁邊淡淡道
“經略大人勿怪,末將帶東路軍從渾江一路殺來,尸山血海,九死一生。非是不肯交糧,只是城中糧草匱乏,繳獲建奴糧草,還要救濟百姓,這殺才張口就要一百石,分明是刁難末將”
熊廷弼拎起馬鞭又要朝柴國柱打去
“軍隊法度,都讓你等人壞了”
見經略大人如此,劉招孫不好再說什么,轉身繼續朝城門走去,和薊鎮這梁子,算是結下了。
有了這個插曲,眾人臉色都不好看,也不再寒暄,匆匆跟著劉參將進了開原城。
開原城頭增派了戰兵,此時戰兵都在城頭戒備,如臨大敵。
本是為提防熊廷弼盜版圓嘟嘟“入其軍斬其帥”,沒曾想現在像要搞兵變。
在城頭戰兵殺
氣威逼下,李懷信臉色慘白,蕭如薰亦是眉頭緊皺。
卻聽熊廷弼爽朗大笑
“本官前日過沈陽,見沈陽防務荒馳,城門之中,竟還有外番蒙古、海西女真,守城兵士也不上前盤問再看這開原城,軍士被甲執銳兵,彀弓弩持滿,火器精良,想要入城,非要參將手令才可,劉參將,”
劉招孫連忙回頭過去,擺出一副洗耳恭聽模樣。
“劉參將治軍嚴苛,頗有周亞夫風范,怪不得能殺退建奴力挽遼東之頹勢”
劉招孫這樣也行
此刻劉招孫很想說末將秣馬厲兵,就是為了提防經略大人您啊。
熊廷弼腦洞真大,怪不得后來建議朝廷放棄遼東,甚至要朝廷遷都南京真是口無遮攔,什么都敢說,怪不得后來禍從口出,傳首九邊。
周亞夫和漢文帝是什么關系,劉招孫和熊廷弼又是什么關系
李懷信粗讀些書,知道細柳屯兵的典故,在旁邊陰陽怪氣道
“劉大人年不過二十,便斬殺數千建奴,假以時日,在這遼東做大,自然比得上那周亞夫,只是周亞夫只有一個,也不是誰都能當的,看看遼東李家,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次李如柏便在沈陽自裁”
聽這話里有話,康應乾反駁道
“李總兵但請放心,有本監軍在,遼東出不了什么周亞夫,本官倒是擔心薊鎮,劉參將滅了鑲藍旗,建奴西逃,若是劫掠西虜,到時可不只有一個虎墩兔,炒花、蘇不地也要過去,李總兵當留意啊”
康應乾分明是說,自己和劉招孫是同一陣營,他這番話還警告李懷信,劉招孫能滅建奴,也能輕松收拾薊鎮。
“如何,爾等還要同室操戈,為建奴所笑”
作為客軍,李懷信當然不怕開原監軍,康應乾的尚方寶劍斬不到他,他也學做文人腔調,繼續罵道
“呵呵,爾等南兵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本是客兵,卻在開原盤桓不走想做什么,當真以為我等不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