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司派斥候探查靖安堡,回報說,鑲藍旗攻占靖安堡后便將堡內軍民屠戮一空,殺了一千多百姓,開原之戰撤退時,鑲藍旗懷恨在心,又在堡內放了把火,將民房燒得干干凈凈。
這座遼北最重要的屯堡,就這樣化為一片廢墟,只剩下光禿禿的墩臺和城墻屹立在北方。
開原兵力不足,不可能再派出戰兵去駐守靖安堡,只能將它丟給后金。
劉招孫聽完情報司司長裴大虎的匯報,緩緩閉上眼睛,想起那日見到的那群追逐蹴鞠的孩童,此時已變成一具具冰冷尸體,不由悲憤交加,暗暗攥緊了拳頭。
“阿敏你這狗賊,在赫圖阿拉給老子等著,老子非把你千刀萬剮,凌遲處死”
可惜建奴兵沒有乖乖待在赫圖阿拉等著劉招孫過去,在熊廷弼率軍離開開原的第二天,便有一隊白甲兵出現在開原城北,遠遠對開原城頭哨探,劉招孫派白桿兵出戰,那隊白甲兵旋即撤離,逃回北方。
此后一連幾日,北門陸續有建奴哨騎侵擾,劉招孫派騎兵營驅逐并擊殺數人,之后開原周邊便再無建奴蹤跡。
萬歷四十七年四月初,轟轟烈烈的開原之戰終于落下了帷幕。
劉招孫、楊青兒、金虞姬搬到了城東參將府居住,楊鎬、茅元儀住在城北兵備道衙門。
開原戰后,御史、兵備道皆已殉國,各衙門官署也多有破損,劉招孫一面派人修葺,一面靜候幫手來臨。
屯田、貿易、水利、火器、私塾
這些都需要專業人才來做才行,單憑劉招孫和手下那幾個人,每天十二個時辰不睡覺也搞不定。
然而時間不等人,眼下已是四月初,松遼平原淅淅瀝瀝下起了雨,遼東農時只在這幾日,而參將大人心心念念的六萬田畝還在夢里。
一連幾日,監軍康大人和心寬體胖的衛所指揮使混在一起,一起出入開原青樓酒肆,劉招孫只管給康大人活動經費,也不管這老頭子神神秘秘在搞什么。
劉招孫每日早起出城巡視軍營,有了糧食和繳獲的后金軍裝備,他又從遼民中招募一千名戰兵。
開原戰后,追隨劉招孫的遼民所剩不多,不斷有人流散,只剩下兩千多人,參將大人準備等土地問題解決后,把這些人也編入軍戶,免得他們最后淪為流民。
戰兵的日常訓練暫時交由兩位千總負責,劉招孫集中精力和康應乾解決土地問題。
時間很快來到四月初三,這日劉招孫從北門巡營回來,剛回參將府,楊青兒已讓丫鬟準備好飯菜。
劉招孫和楊青兒、金虞姬兩人吃了頓很清淡的飯菜,忽然想起那日在桂圓寺吃過的齋飯,也是這個味道,睹物思人,便對兩人道
“等這幾日忙完,便去寺廟還個愿,這些天多虧了方丈大師給的糧食,否則城中不知有多少人餓死,”
參將大人忙碌的時候,他的妻子楊青兒也沒閑著,這位朝廷欽此的誥命婦人,此時很自覺的擔當了賢內助的角色,一連數日帶著親兵丫鬟,在城中鬧市架起大鍋,熬米煮粥,施粥給那些因戰火家破人亡的開城百姓。劉招孫得知時,發現老和尚贈送的糧食已經被楊青兒折騰的所剩不多,不禁感慨妻子是個好人。
“官人,大明的佛祖靈不靈”
金虞姬對新鮮事物頗感興趣,每次和劉招孫在一起總要問東問西,只有在劉招孫面前,她才像個天真爛漫的少女。
“又不是拜求子觀音,官人是去做正事的,你一個女人家也要去”
楊青兒對這朝鮮女人很是不滿,若不是因為她打不過,她早將此人逐出家門。
“一起求子又如何奴家現在是中軍衛隊護衛,可是官人冊封的,官人去哪里,奴家自要去哪里,要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