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下來,袁崇煥對劉總兵的實力有了更深入了解。
皇上力挺劉招孫,熊廷弼和司禮監太監支持劉總兵,連康應乾和喬一琦兩個監軍,也和劉招孫狼狽為奸。
傻子都能看出來,這武夫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少說也是總督經略之類諸侯,若真讓他平了遼東,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對袁崇煥來說,如果拒絕去遼東,就只能回廣西等待朝廷任命。
根據他的經驗,如果回廣西等候,大概率會被安排到偏遠地區當縣令,就這,還要排隊等很多年。
大概率上,十幾年后,袁崇煥會在某個偏遠州縣的知府任上郁郁而終。
而這,對渴望建功立業的他來說,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選擇跟劉招孫來遼東,想要真正建立一番功業。
劉招孫笑著點點頭,一路走來,他對這個精力充沛的廣東佬好感倍增。
此人除了喜歡夸夸其談,也沒什么太大毛病,膽子也很大,擅長鼓動人心,是個復合型人才。
可能是因為后人對袁崇煥的妖魔化,前世的劉招孫對此人也不怎么待見,現在接觸到真人,交往下來,卻又是另一種感覺。
“好,以后軍中宣傳鼓舞之事,就由袁大人兼任了,本官希望讓戰兵們知道,他們為何而戰,讓他們對朝廷,有更深入的認識,這次回開原后,本官將整合訓導司,由袁大人擔任司長”
袁崇煥心中大喜,他知道開原兵備道的職務,就和宋應星的安樂州知州一樣,完全個虛銜。
而這個什么司長,才是真正的實權職位,于是連忙拱手稱謝。
“下官必定鞠躬盡瘁,全力以赴”
半個時辰不到,便招滿了五百人,劉招孫招兵的標準很簡單
單身的、農村來的,不油腔滑調的,手腳長繭的
這些基本都是戚繼光的選兵標準,劉招孫只是進行了簡單優化。
周圍纖夫聽說朝廷在招兵,都朝這邊跑來,后面來的這些纖夫基本都是拖家帶口,劉招孫將招兵任務交給了裴大虎和袁崇煥,兩人一個狠辣,一個浮夸,算是絕配組合。
對待這些有家室的纖夫,兩人都是堅決拒絕。
劉招孫騎在馬上,朝水營方向望去,也不知道那些青皮打行回去報信沒,等了半天,也沒等到那位姓呂的指揮同知過來報仇。
張家港忙碌繁忙,港口周圍不斷有福船、沙船、開浪船開來,運送糧食、布匹、陶瓷等貨物進進出出。
只有劉招孫他們雇傭的十二條福船,裝滿了糧食和火藥兵器,靜靜停靠在碼頭邊,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出海。
忽然,遠處七八個家丁模樣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些家丁一會兒望著纖夫人群,一會兒回頭望向天津南門,想在等人。
劉招孫假裝沒發現他們,過了一會兒,一艘小型福船緩緩駛入港口,船尾打著天津水營參將旗的將旗,船舷壓水很深,不知道船艙里裝的什么貨物。
福船剛剛靠岸,岸上那七八個形跡可疑的家丁便立即跳上船,將一袋袋糧食搬到碼頭上。
很快地,城門甬道駛來十幾輛馬車,長長的車隊后面,還跟著黑壓壓的水營兵,劉招孫粗略估計,至少有四五百人。
“呂大人,終于來了。”
劉招孫翻身下馬,走到纖夫人群前面,正要宣布今天招聘會到此結束。
眼神忽然掃過身前幾個衣衫襤褸的纖夫,是個四口之家,年輕夫妻帶著兩個小孩,全都瘦得像麻桿,尤其那個女人,風一吹感覺就能倒地。
一家人只有一條完整褲子,穿在那個瘦弱的妻子身上。
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光著身子,兩條朝天辮已經臟得不成樣子,上面各插著支杏花,已經有些枯萎,小女孩站在人群中,茫然無措的打量這個世界。
“剛才本官說了,不招有家室的,趕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