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鄧長雄和王二虎各率兩個把總前來協助。
練兵定在開原東門的大校場,八千多人將校場站的密密麻麻,后面來的人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在戚金的反復勸說下,劉招孫減少了長跑的訓練比例,加大了鼓號隊列練習。
眼下農兵暫時都不用下地干活,所以定為三日一練。
三日一操也是古代強軍操練的標準,隨著訓練的持續,很快有人體力吃不消,被淘汰出局。
六日之后,有五百多人失去農兵資格。剩余的新兵終于能跟著鼓聲,勉強排成隊列。
劉招孫對這樣的進度還算滿意,于是將接下來的練兵交給戚金去做,他的工作重心也從練兵轉向了屯堡。
除了靖安堡,開原周圍還有三十二個屯堡。
各堡民戶人數,少則三四十人,多則兩三百人,總人口超過三千人,正白旗圍攻開原時,這些民戶大都撤退到開原城中,所以損失不大。
由于之前開原體系之前是軍民分離,屯戰各不影響,戰兵作為職業軍,精力只在戰斗之上,而這些分到地遼民,則是一心一意好好種田。
劉招孫不準備對這群遼民進行訓練。
這批人大都是從渾江開始追隨自己的老人,他們中很多人劉招孫都認識。
這支遼民是劉總兵嫡系中的嫡系,和開原戰兵一樣,完全可以依賴。
憑著他們追隨自己這么久,不離不棄,劉招孫也不能做卸磨殺驢的事。
民政官陪同劉總兵視察屯堡。
劉總兵在這群遼民中威望很高,每到一處,都會引起百姓熱烈歡呼。
在巡視途中,一些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劉招孫對這群老兄弟向來頗為寬容,沒有像對戰兵那樣嚴苛約束他們。
沒想到離開短短兩個月,三十二屯長便滋生各種問題。
主要為貪腐和瀆職。
一個混日子的屯長,從渾河血戰到現在,兩個月時間,治下兩千畝田地還沒丈量完,更別說給新流民分田。
一個屯長謊稱屯牛病死,從袁崇煥那里冒領一百兩買牛銀,按照大明律耕牛“倒死者著令買補”1。領到銀子后,他沒有去買牛,而是將錢揮霍一空,臨末又向屯戶募集買牛銀。若不是劉招孫親自視察,有屯戶舉報,此事還要被隱瞞下去。
那頭病死的耕牛還是半年前熊經略從沈陽調撥過來的,想起熊廷弼不遺余力支持自己,不由一陣感傷,按照開原軍律,劉招孫將這名屯長斬首示眾。
問題遠遠不止這些,有兩名屯長,聽聞正白旗大軍壓境,以為開原必然淪陷,竟不顧屯堡百姓,自己先逃走。
所幸他們在逃跑路上被開原夜不收擒獲,喬一琦還沒來得及給兩人定罪,將他們關在牢里。
劉招孫當著幾百個屯戶的面,親自斬殺兩人。
一日之內,斬殺三人,立威已經足夠。
接下來,劉招孫獎勵了五個辦事得力,護衛百姓的屯長。
他們被作為典型,每人獲賞白銀三十兩。
其中有位叫胡全的年輕屯長,在開原之戰中,率屯戶伏擊截殺一騎正白旗哨馬,截獲敵人重要情報,立下大功。
劉總兵當場提拔胡全為開原城民政官員,負責協助民政主管管理后勤。
開原屯長職位,雖然卑微,連品級都沒有,不過若是做的好,就能直接提拔為民政官。
以后成為劉總兵的左膀右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