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兒興致索然,搖了搖頭。
金虞姬喃喃道
“官人柳下惠一般的人物,萬里挑一的品相,若非三生有幸,怎能遇上他”
楊青兒不依不饒。
“小年前那晚,你們”
金虞姬眼中含光。
“不曾,官人說他前世生性涼薄,今生也不愿負我,所以必要等到今日才”
楊青兒會心一笑,心中稍安,繼續拿起長線。
丫鬟芍藥上前,將長線上中下各彈了三下。
楊青兒滿臉幸福,口中為金虞姬禱告
“上敬天地父母,中祝夫妻和順,下彈子孫滿堂。”
“左彈早生貴子,中彈勤儉持家,右彈白頭到老”。
待做完這些,楊青兒才用牙咬著線的一端,把線貼著金虞姬的臉,兩手和嘴同時向外撐開,將朝鮮丫頭臉上的汗毛緩緩絞下。
開臉儀式終于完成,楊青兒撫掌笑道
“好好好這嬌皮嫩肉,吹彈得破,更像出水芙蓉,你這黃毛丫頭真成小媳婦了”
接著便是梳頭,楊青兒邊給新娘梳,口中念道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發齊眉。
三梳梳到兒孫滿地。
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金虞姬聽著楊青兒禱詞,望向鏡中的容顏,滿臉幸福笑意。前幾日在寬甸鴨綠江邊升起的陰霾,終于消散。
梳洗妝容完畢,金虞姬來到正堂拜別父母。
由于父母皆已不在,便拜兄長。
金大久望著鳳冠霞帔的妹妹,父親被害,這些年金虞姬命運多舛,幸得遇上平遼侯,有他照顧,妹妹余生可待。
金大久眼圈微紅,扶起跪倒在地的金虞姬
“去了夫家,要好好相夫教子,我們雖是小邦臣民,也要知天朝禮法,莫要讓夫家人恥笑,去吧,別哭了。”
金虞姬拜別兄長,頭戴蓋頭,緩緩出閣。
劉招孫乘高頭大馬,簪花披紅,迎金虞姬到總兵府。
主婚者康應乾出門迎接新郎進入堂內。
康應乾左右兩手各拎著只大雁。
左手那只大雁發出咕咕叫聲,掙扎著想要啄咬康監軍,急得康應乾吹胡子瞪眼。
大雁是作為信聘之物,被劉招孫帶到朝鮮會館,贈予金虞姬。這時又被兩人帶回,交到主婚者手中。
這便是漢人婚禮中有名的奠雁禮。
雁,是一種對待愛情非常忠貞的動物。
金代詩人元好問雁丘詞中寫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一對夫婦大雁其中一只先出現不幸,另一只則會哀鳴而逝。
明人用雁為聘,這是取其忠貞之義。
這個時代奠雁禮一般用木制大雁代替,不過對平遼侯來說,抓獲兩只活著的大雁,不是什么難事。
聽聞平遼侯迎娶朝鮮美姬,開原周邊的有心人,早早準備好大雁,當做進獻之禮。
古往今來,送禮也是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