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開原軍律,戰兵軍官不得拿百姓一針一線,因為這碗辣椒和這條鯉魚,那天閱兵結束,譚二便被交給鎮撫兵,打了十五軍棍
經此一戰,尤其是之后的京觀與大閱兵,齊軍威名響徹山東。
武定皇帝陣斬百人的戰績,很快在北運河各地流傳開來,各種流言不一而足。
關于皇帝實力的描述,很多衍出各種版本,目前最具權威最為可信的版本是
當今皇帝乃赤發鬼項羽訛傳劉招孫頭發是紅色重生,均州靜樂宮真武大帝轉世,力拔山兮氣蓋世,脖上掛著兩個鐵錘重八百斤,手中一桿大槍重一萬三千七百斤,足與孫悟空如意金箍棒媲美
攝于武定皇帝軍威,八月初五日,臨清周邊的清河、冠縣派人送來賀表,慶祝王師大捷,一起送來的還有兩千石軍糧,十口肥豬,以及朱常灜派駐當地的南明官吏。
當初武定皇帝登基,詔令不出京畿,山東河南等地許多州縣,大都陽奉陰違,坐觀齊軍與叛賊搏殺。鼠疫爆發、王恭廠大爆炸后,劉招孫派往各地的知縣知州,皆被地方豪強殘殺如河南馬起洪,各地割據稱雄,此時見大齊崛起,立即紛紛派遣使者趕到臨清州城,表示愿意歸附新朝。
劉招孫很清楚,這些墻頭草大概率還是陽奉陰違,以為把衙門口牌匾上的大明換成大齊,就可以平安無虞,繼續自己地盤上魚肉百姓橫行鄉里,做個土皇帝。
可惜,這次他們想錯了。
鈔關衙門大堂,武定皇帝全身披甲,坐在上首位置,掃視在場眾人,目光冰冷而凌厲。
下首坐著蒲剛、邢忠義、章東、李三光、老宋頭、佛朗西斯和幾位登萊的知縣知州。
隨著臨清之戰的落幕,各項繳獲清理完畢,武定皇帝搜集各方情報,準備開始新的戰斗。
這天皇帝召見一眾文武扈從,當眾宣布,接下來即將開始一場大規模清理行動。
留守臨清文官武將悉數到場,衙門正廳坐的滿滿當當,擠滿了人。
近衛十四軍主官蒲剛、訓導官邢忠義、禁衛軍主官章東、工部侍郎李三光、臨清下轄館陶縣邱縣知縣、東南區傳教士佛朗西斯。
近兩個月來,不斷有幸存的齊國官吏從河南、北直隸各地前往臨清,與十四軍抱團求存。
醫術不怎么高明卻總愛給人治病的老宋頭;
熱衷傳教險些被流民分食的教士弗朗西斯;
張春叛亂、流賊東進,接著鼠疫和旱災登場,最后是王恭廠大爆炸連番天災人禍之下,北方各省損失人口數百萬,原先大齊委派在河南、山東等地的官吏也死的死,逃的逃,最后都聚集在臨清州城,抱團求生,所以現在在臨清,能見到很多已經好久沒見到的面孔。
李三光從庫頁島逃回后,便一直在登州養傷,直到登州守軍被抽調援助京師,登州局勢漸漸惡化,他被迫輾轉到了濟寧,最后就跟著十四軍來到了臨清。
他現在和楊通一樣,只剩下一只手臂另外一只被格薩拉人吃了,不過一只沒讓工坊鐵匠加一根鐵鉤李三光主要精力用在制圖和開礦上,他不需要像楊通那樣,揮舞鉤子殺人。
相比之下,佛朗西斯的命運就沒那么悲慘,這位葡萄傳教士之前一直留在河南向當地百姓士紳傳播大主教的福音,見到一個讀書人,便要把武定皇帝那個三十多字的冗長名頭報一遍,首先從氣勢上征服這些信奉儒教的士子弗朗西斯的傳教事業終止于半年前的那場旱災,這位大主教的忠實祭司,差點被一股饑腸轆轆的流民抓住吃掉。好在兩個齊軍夜不收路過,才救下葡萄牙人,三人一起投奔臨清
武定皇帝計劃讓傳教士加強對真武神轉世相關概念的宣傳,用以進一步神化自己,最終將大齊皇帝塑造為陣教合一的半神其實不用塑造,他現在本來就是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