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因為東皇后楊青兒平安歸來,還是老宋頭的八十一道還魂湯起了效用,占據東昌府后,武定皇帝身上的狂暴明顯減少了許多。具體表現在,皇帝以前殺人喜歡使用凌遲處死,現在只是下令砍頭。
馬士英一行久留臨清,憂心遼東戰事,每日寢食難安,恨不能立即讓臨清戰兵出關援助沈陽戰事。聽聞皇帝稍稍恢復,馬士英立即前往鈔關衙門,催促盡快出兵。
九月三十日這天,馬士英獲許覲見皇帝,當章麻子帶他進入鈔關客廳,馬士英頓時被眼前所見景象驚呆了。客廳墻壁上掛著張巨幅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準著馬士英不認識的字符,皇帝背對自己,還在對著地圖寫寫畫畫。
馬士英自詡北直隸第一才子,萬歷四十七會試科考,若非主考官眼拙埋沒英才,他沒高中狀元也必是個探花,可是,即便博學多識如他,看了半天,也不能辨識武定皇帝正在標注的是什么含義。
“陛下,”
在門口站了小半個時辰,馬士英終于忍受不住。
“陛下,臣有要事稟告。”
武定皇帝無動于衷,像是沒有聽見,馬士英只好提高嗓門,重復一遍道“陛下,臣禮部尚書”
劉招孫猛一回頭,見馬士英心急火燎的站在身后,才放下手中鉛筆,神情冷漠道“你有何事進來吧。”
馬士英硬著頭皮上前兩步,指了指那張地圖上的遼東所在的位置,眼圈微紅對皇帝哭訴道
“陛下,遼東兵兇戰危,不能再拖了,臣來臨清快有一月,沈陽旦夕之間便被建奴攻克,大軍為何遲遲不出動救援,圣上”
現在武定皇帝身上的狂暴情緒雖然已經不在,不過他已不是以前的劉招孫,剛才皇帝正在思考推演進軍登萊、掃平山東時面臨的大軍糧草運輸問題,縝密的思緒突然被眼前這人打斷,心中惱怒,可想而知。
“遼東之事,朕自有打算,不必多言”
武定皇帝不想多花精力和馬士英解釋,在穩固山東至少是登萊之前,他不會輕易渡海援助遼東,山東境內還存在數量可觀的流賊殘部,更別說本地豪強,現在這些勢力都將大齊視作洪水猛獸,只有徹底解決掉這兩股勢力,齊軍才可以有下一步行動。兩線作戰的教訓足夠慘痛,皇帝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雖然這個錯誤他已經犯過至少三次,三次分別為泰昌元年進兵山東剿滅聞香教、天啟元年攻打遼西、崇禎元年東征日本。
前兩次分兵作戰導致內部建設不足,叛亂頻發,而第三次遠征倭國,直接使得流賊在陜西坐大,最后差點毀滅所有。
馬士英見皇帝如此決絕無情,與以前在開原時走大道的仁主形象相差云霓,心中百感交集,跪地苦求道
“陛下遼東可是大齊的根基杜度狼顧鷹視,陰險狡譎,臣擔心沈陽不保,何況還有朝鮮”
劉招孫大手一揮,回望行宮寢殿,若有所思道
“援助遼東,朕自有決斷,眼下須先穩住山東,然后才能是遼東,朕不會再犯以前的錯誤。”
他說著身子忽然湊近馬士英,幾乎貼在禮部尚書臉上,一字一句道
“朕不會再犯任何錯誤。”
馬士英呼吸急促,拂袖而起,指著劉招孫鼻子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