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羅棋布的轄堡、墩臺、障塞內,埋伏著規模上千的戰兵和哨騎,他們是從十六支近衛軍中選拔上來的精銳敢死隊。此刻,他們像頑強的釘子一樣,死死鑲嵌在沈陽周邊的遼河原野上,釘子雖小,可是將它們一根根拔出來,需要耗費不小力氣,而且還會見血。
渾河兩岸方圓二十里,上百座墩堡敵臺,如眾星捧月般拱衛著沈陽主城。到九月底,這些墩臺與墩臺之間,修筑好了前后十二道兩丈寬、七尺深的壕溝,以及同樣數量的胸墻,壕溝和胸墻之間埋伏有大量鋒利的鐵蒺藜,由于工坊產能不足,地雷炮只選擇在部分重要地段埋設。
一百二十座大小不一的墩臺、堡壘,內中守軍人數從五人到五十人不等。
這些墩堡互為犄角,里面提前儲備好了足夠守軍所需的糧食、彈藥和木材。
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戰計劃,外圍這些堡壘,對延緩清軍攻擊主城,將起到重要作用,守在墩臺中的這些戰兵和哨騎,注定都將戰死在這里。
深秋時節的遼東陰云密布,一場朔風,雪就會飄下來。
清軍圍城才剛剛開始,只有囤積足夠多的物資才能熬過這漫漫寒冬。
從八月份開始,沈陽守軍實行堅壁清野,謝廣坤帶著鎮撫兵四處強拆,這位粗通兵法的民政官,嚴格按照紀效新書中的守城要求,將靠近沈陽城墻周圍的民房全部拆除,不能拆掉的,一把火其焚毀。否則清軍攻城時,韃子可以借助房屋輕松攀援登城,現在不拆,等到敵軍來攻城時再拆便可能來不及了,那樣民房就會成為敵人攻城的武器
當然,民政對這些民房主人都進行了一定賠償,謝廣坤越拆越興奮,后來不僅拆民房,還把沈陽城郊的寺廟、道觀、城隍廟、娘娘廟、藥王廟全部拆了。
沈陽西郊,大清宮。
鶴發童顏的張真人遺世獨立,手持拂塵望向站在身前的葛業文謝廣坤,聽說兩人都是齊國民政官吏,張真人回憶道
“阿彌陀佛,貧道記得,武定皇帝曾許諾要為真武神重塑金身,”
他偷瞄一眼謝廣坤身后一群手持斧頭鎬頭扁擔籮筐的鎮撫兵和開原屯戶,和顏悅色道
“今日是來還愿嗎”
葛業文也不和這道士廢話,朝后面猛一揮手,大聲道“拆”
張真人見狀,連忙上前阻擋,哪里擋得住,一群屯戶揮舞鐵鎬斧頭,立即開始叮叮當當敲打院墻,搬磚的搬磚,扛木頭扛木頭。
謝陽摸了摸禿頂,用臟兮兮的手拉住了張真人,對道長語重心長道
“先皇當年就是在大清宮許愿,什么五十年壽辰,以致后來不到壯年便龍馭歸天,康首相說要治你們謀逆刺駕之罪,還好本官替你們求情,現在韃子來了,你們不趕緊將功抵罪,還提什么金像的事情”
于是存世三百年、曾有幸見證武定皇帝、慈圣皇后相互救贖的大清宮也未能幸免于難
拆下來的磚石瓦礫被雷匠頭他們的人拉去各個城墻,修馬面、胸墻,加固垛口。
剩余的房梁木板,則被拉回城中,堆積在大倉庫中。
在遼東一帶守城,除了消耗糧草軍械,燃料和棉被的充足供應也是守城主官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明末著名的大凌河之戰,祖大壽所部被圍在大凌河城數月,最后城中木材耗盡,天寒地凍,無以為繼,不得不向清軍投降。
有了這么多智囊相助,沈陽守軍當然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