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聽聞南朝派遣使者來求和了,你還是不見他們嗎”
劉招孫嘿然一笑,大手伸向長江以南的南直隸,用手指著地圖道
“求和朕在遼東時,他們怎么不議和朕圍困襄陽時,他們怎么不議和現在襄陽已破,大軍壓境,南朝知道議和了。”
“這幾個月,朱翊銘若非得到弘光皇帝支持,也不會頑抗到底,害的幾萬襄陽百姓給他陪葬,襄王死后,朱常灜還給這屠夫謚號“忠”,存心是為了惡心朕”
見武定皇帝盛怒,金虞姬遂不再說話,襄陽城破最后時刻,朱翊銘驅趕百姓登城防衛,連婦孺都不放過,以至無數百姓罹難。
雖說齊軍沒有刻意屠城,然而此戰過后,卻造成了屠城的效果,城中百姓死難者超過三萬人。
盡管穿越者對朱元璋的后代向來頗為寬容,朱翊銘所為還是讓他震怒不已,因此襄陽城破后,襄王被凌遲處死。
六月十八日,武定皇帝結束了他短暫的暑假,繼續操勞國事。
太上皇趕赴均州,視察他心心念念的天心城營建情況。
盛夏時節,沿途酷熱難耐,金虞姬與黛芙妮不便同行,便留守襄陽行宮,等候太上皇歸來。
武定皇帝只帶上章東林宇等人,以及前明皇帝朱由校,木匠皇帝對榫卯和斗拱技術頗為研究,被劉招孫命為天心城建筑顧問之一。
斗拱,是中國建筑上特殊構件,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上承屋頂,下接立柱,具備較強的抗震能力。
太上皇一行乘快馬,次日便抵達兩百里外的天心城工地。
工匠們將從鄖陽、淅川運來的石頭就地切割,一些工人用石工錘切另一種粗石,這種石頭將用作地基,地基深達五丈,確保天心城堅如磐石,牢不可破。
石匠們在用錘子敲打石頭,粗磨石面,部分從工部調來的工匠將石塊壘起后,用鉛錘線壘起一堵堵直直的墻。
新城的外圍由一萬更根又高又粗的桅桿支撐,桅桿按地基形狀排列,即和永久性的天心城周長相同,城內呈八極模樣,無數假山也被運往工地,它們以宏偉的氣勢宣告,天心城將在此處興建。
均州周邊所有能拿起鐵錘鐵鉗的人,都被征發到了漢江旁邊這個巨大工地上,一些青壯放下了手頭的急事和田地里的活計,幫著搬運土石,攪拌泥漿,參與帝國都城的建造。
武定皇帝行鸞抵達均州之前,工地上發生了一起靈異事件。
六月份武當山上一陣狂風摧毀了所有的腳手架。
桅桿、木板、橫梁、托梁一片狼藉,地上殘留著密密麻麻的冰雹。
仿佛妖魔突然降臨人間;工匠和百姓們被嚇得魂不附體,稱這場暴風為橫死的道士作祟。
武定皇帝抵達均州后,立即讓他的大祭司和柯真惡升壇作法,并讓民政官員向受災百姓發放糧食。
大齊官員們兩天當中就把一切重新建造好了。
六月底,吳阿衡與鄭芝龍在舟山群島交戰勝利的消息傳回襄陽,據說鄭芝龍已經逃往福建,吳阿衡在塘報中請旨允許他繼續追擊,這個請求被太上皇直接拒絕。
“海戰先緩一緩,朕要為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做準備,讓戰艦撤內河,掩護戰兵渡過長江。”
太初二年七月,預感到大禍將至的弘光皇帝,在南京故宮正殿向他的大臣們問計,詢問如何應付暴齊。
南明群臣啞口無言,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已經非常清楚,北伐不是齊軍對手,和談又沒有資本,左良玉勢大難制,已經是一頭喂不飽的惡虎。
阮大鋮收受馬士英等人不少好處,儼然已是齊國安插在南京的頭號間諜,在他的奏請下,弘光朝廷還是派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豪華使團,攜帶計銀十萬兩、金一千兩,蟒緞二千六百匹星夜北上襄陽,試圖乞求武定皇帝暫緩進攻南京,避免江南百姓遭受兵禍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