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孫怒視前方,迎著飛來兩支一丈三尺大箭,一記拔刀斬,雁翎刀寒光閃過,床子弩射來的兩支大箭化作四截。
一只箭頭擦著武定皇帝身上的鎧甲甲葉,濺射出耀眼火花,嘭一聲響,將浮橋撞出個碗口粗細的大洞,濺起密集的木屑,跟在后面的裴大虎被濺起的木屑震翻倒地。
“朕不是蕭撻凜,平壤也不是澶州,想把朕射死,想多了”
武定皇帝順手撿起一把遺落的長槍,看也不看,奮力擲出。
一丈二尺長的樺木長槍如游龍出洞,呼嘯著直直的飛向百步之外的七星門城頭。
在裴大虎等人瞠目結舌的注視下,站在床子弩旁邊的朝鮮兵,像被扎羊肉串一樣,被刺中三四人,長槍力量不減,帶著死人釘在了七星門城樓上。
七星門城頭立即陷入一片恐慌,剛才還在垛口后面看風景的守軍,連忙把頭縮回去,爭先恐后往后面逃去,金虞候大聲喝令收攏士兵。
“陛下神勇”
裴大虎由衷贊道。
北岸齊軍戰兵見到武定皇帝如此神力,發出山呼萬歲聲。
劉招孫回頭望著從地上爬起的裴大虎,關切道“你怎么樣了”
裴大虎不以為然道“皮外傷而已,不妨事。”
“好,朕的新武器要上場了,獻給平壤守軍一個驚喜。”
武定皇帝說罷,便帶上他的家丁頭子,從浮橋上退回大陣。
兩頂熱氣球,在齊朝數萬軍士的注視下,緩緩飄到大同江上空,離地約莫三四百米,七星門城頭弓手紛紛揚起步弓朝天空射去,箭支升入半空,還沒夠著吊籃便墜落下來。
大祭司佛朗西斯科耗費三年心血,設計制造的32型熱氣球,是由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構成。
球皮用油紙傘和絲綢麻布合成,輕便結實,具有較好的密閉性這是這個時代武定皇帝目前能給工坊的最適合制造熱氣球的材料。
燃料先用魚油、豬油、花生油、蓖麻油、茶油,奈何這些油料供應很不穩定,大祭司改用木制煤氣oodgas,工坊鐵匠們反復實驗,最終研制出貯氣罐,一個有進料口、出氣口的大鐵鍋。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真空抽氣機,在經過多次失敗嘗試反復實驗后,高壓木煤氣氫氣、一氧化碳終于成功。
熱氣球燃料終于搞定。
這樣的熱氣球雖然能帶人飛到天上去,但還存在一定不足,距離武定皇帝想要的蒸汽飛艇還有很大距離,由于燃料能量密度不足,吊籃能攜帶的東西十分有限,紅夷大炮之類的攻城利器就別想了,連所虎蹲炮都裝載不了,一次性能帶上天的人,撐死了也就三四人而已,只能攜帶一些手雷和炸藥,當然,也可以在半空向敵人散發傳單。
初代熱氣球全賴風向,在戰場上,風往哪里吹,熱氣球就朝哪里飄,人力根本無法進行控制。
為了控制熱氣球自由前行,工坊和兵部在遼東反復試驗,用活雞活羊乃至建奴俘虜做實驗品,在付出慘重的代價據統計,32型熱氣球每飛行五次,就有一次失去控制,墜落或被風飄走后,宋應星和佛朗斯西克在武定皇帝的啟發下,發現不同高度的氣流方向不同,他們很快獲得了新的思路
通過控制熱氣球上升下降到達不同高度,利用這個高度的氣流方向來控制熱氣球前進方向,每次換方向一般都將伴隨快速上升和下降。
吊籃中裝備有必要的武器和食物,為防備在空中發生故障,熱氣球還采用雙套動力系統,工坊從東南亞進口大量用橡膠,又制造出符合條件的彈簧,終于做成了壓力閥,氣壓計。
當老宋頭佛朗西斯科等人把吊籃,氣囊、燃燒器、貯氣罐裝上吊籃后,大齊第一代軍用熱氣球終于成型。
東征前夕,武定皇帝正式發布詔令,宣布成立第十一兵團,也就是飛行兵團。
飛行兵團招募條件極為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