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驛卒聽了這話,連忙拱手道“多謝幾位大人栽培,小的早就不想給那樸從命賣命了,這次天軍來了,正好取他狗頭”
這時,七星門那邊又傳來兩聲劇烈的爆炸,城頭燃起熊熊大火,隱約可見箭樓上燃燒的火球從半空墜地。
“姓樸的還有兩下子,打成這樣還不降”
李自成對身后跟著幾名手下道“城里已經亂了,現在去七星門”
“齊軍正在全力攻城,他們炮火犀利,兵士們扛不住了,樸大人,大王的援軍何時能到”
平壤城,安鶴宮,一臉憔悴的鄭斗源巴巴的望著宮殿上來回走動的樸從命。
“鄭兄放心,援軍應該快到了,大王在京畿道還有二十萬大軍,對付這股蠻夷,綽綽有余”
樸從命穿著鎧甲,原先臉上驕矜從容全都沒了影。
鄭斗源長嘆一聲,“二十萬大軍,當年壬辰倭亂,王軍一觸即潰,這些年承平日久,怕是更不堪戰了,樸大人,坊間傳說的那些謠言,你聽說了么”
樸從命不以為然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劉賊傷天害理,人神共憤,鄭兄,我們有道義在,得道多助,怕他作甚,再說,大王將精銳都交給本官,那劉招孫想吞下平壤,也要讓他磕掉幾顆牙。”
七星門剩余不到五千守軍,這些老兵跟隨樸從命征戰多年,戰斗意志也是最強。
他們依靠著牡丹峰大同江的地理優勢,做最后頑抗。第一兵團真正開始發力時,守軍才意識到自己與齊軍之間的差距。
朝鮮兵手中的鳥銃基本都是嘉靖萬歷年的老古董,當時薩爾滸戰場上使用這些鳥銃,連建奴都對付不了,哪里是齊軍對手。
嚴格來說,朝鮮鳥銃還屬于淺滑膛槍,與第一兵團裝備的線膛槍完全是兩個時代的產物,具體到作戰上,朝鮮士兵手中的鳥銃,射程還不及齊軍火銃的一半。
思密達們用搠杖將銃膛清理干凈洗銃,填裝發射藥下藥,用搠杖將火藥搗實送藥實,填裝鉛彈下鉛子,用搠杖將鉛彈搗入膛底送鉛子,填一團紙下紙,用搠杖將紙團搗入膛底送紙,打開火門蓋開火門,將引發藥倒入火門下線藥,然后關上火門,安裝火繩閉火門,安火繩
當朝鮮鳥銃兵完成這一系列繁瑣操作后,對面齊軍火銃兵已經至少進行三輪齊射。
不僅射程遠,射速快,齊軍手中的火銃又準又狠,而且組織有度,六排火銃手交替齊射,掩護隊友向前推進,確保城頭敵軍沒有任何喘息之機。
在戰兵陸續渡江后,一門門輕型野戰炮也跟著炮兵抵達南岸,這些野戰炮在兩里范圍內具有更高的精準度,此刻約有五十門小炮散布在南岸戰場上,炮兵們忙著將炮口上揚,開始清剿牡丹峰上還沒被重型火炮消滅的殘敵。
熱氣球飛行兵早早標注好了地方火炮的具體位置,齊軍炮兵得以準確擊殺那些敢于冒頭的殘敵,朝鮮人的紅衣炮、大將軍炮如驚弓之鳥,全都藏匿在山林中,在城頭守軍的頻繁催促下,不得不加入戰團,冒死轟擊山下正在攻打七星門的齊軍步兵。
兩顆沉重的鐵球從牡丹峰山腰射出,炮彈劃過兩道急劇下墜的拋物線,準確擊中齊軍方陣前列,炮彈順勢在隊列中翻滾了幾下,砸落在齊軍火銃兵整齊前行的隊列中,火銃兵當場被打死打死十幾人,隊伍稍稍停滯,在軍官的喝令聲中,又開始向城墻推進。
正在隊列后面觀戰的第一營營官邱國坤見狀,怒聲咆哮道
“讓韓營官、王營官開炮,把山上那些鳥都打下來”
傳令兵立即跑到炮營那邊傳令。
正在渡江的野戰炮紛紛停下,拖拽車輪,調轉炮口,對準山上集中轟擊,與此同時,上百支火箭呼嘯升空,伴隨轟隆聲響,片刻之間,牡丹峰陷入一片火海。
沖到城前的火銃兵三輪齊射,打得朝鮮人根本抬不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