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商議破城之后事宜。
裴大虎剛從七星門那邊過來,連忙回稟道
“陛下,半個時辰前,第一兵團已攻占七星門,東門也破了,后續人馬正在陸續進城,按照陛下的命令,留著南門讓朝鮮人逃竄。”
劉招孫滿意的點點頭,一切都和自己料想差不多,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計劃往前推進。
“南路軍和東路軍戰況如何”
武定皇帝將目光投向劉興祚,這位情報大佬立即取出兩份剛從前線傳回的塘報,親手交給太上皇。
太上皇接過塘報看了,臉上的笑意更加明顯。
“好啊,好李倧北上增援的兵馬,原定二十二萬大軍,現在只到了八萬人,一半被吳阿衡擋在了黃州,另一半被鄧長雄擋在了鐵原,鄧長雄不過五六千戰兵,卻在塘報里說,“朝鮮兵不但不投降,還試圖反擊第二兵團”,他詢問朕,擊敗對手后,是否乘機南下,一舉破了漢城。”
大帳之中傳來一片嘖嘖稱奇之聲,眾人贊嘆不已,須知像這樣千里潛行,在高強度行軍之后,突然發起進攻并迅速擊敗敵人,也只有像第二兵團這樣的精銳才能完成。
“第六兵團從釜山打到豐川,把李倧嚇得半死,朕就不恐嚇朝鮮國王了,暫且留他一條性命吧。”
大學士侯詢聞言,連忙附和道“吾皇英明神武,決勝千里,自非東藩蠻夷可比,李倧這廝,反復無常,見利忘義背信棄義,委實可惡,決不能輕饒了他”
葛業文、路振飛、堵胤錫幾位文官也向太上皇賀喜,慶賀大齊平定北方兩道,為大齊開疆拓土。
劉招孫讓眾人全都坐下,衛兵端上葡萄酒、鹿肉和果脯。
君臣宴飲。
文官武將們臉上都露出欣喜之色。
這場勝利來之不易,為了這次東征,大齊上下,上至首輔首相,下到尋常百姓,所有人流血流汗,民政和工坊一連累死了好幾個吏員
眼下,這場噩夢終于結束,大齊成了最后的勝利者,大家終于不用擔心,太上皇會重蹈當年隋煬帝伐高句麗的悲劇。
武定皇帝命東方祝請慈圣太后入席宴飲,金虞姬身著紅色鎧甲,身姿婀娜坐在太上皇旁邊,不停給夫君斟酒。
“上兵伐謀,平壤既已攻下,目下當務之急,便是和李倧談判,簽訂一份類似牛關條約的文本,這既是對三軍將士的激勵,也是給大齊百姓一個交待。”
劉招孫端起的酒杯停在半空,隨著眾人眼光望去,說話的正是副相孫傳庭。
“說下去。”武定皇帝放下酒杯,目不轉睛的望著他的心腹大臣。
既然這次不準備吞并朝鮮八道目前大齊確實沒這個實力那么便應該在戰爭還沒結束時便將議和提上日程,這就是政治家區別于文官的政治素養。
武定皇帝盯著孫傳庭看了好一會兒,越發覺得這個副首相很是稱職。
“那依孫閣老之見,這次大齊該向朝鮮索要什么”
孫傳庭拱了拱手,離開坐席,徑直走到大帳墻壁懸掛的地圖前,對眾人道
“臣以為,逼迫李倧割讓北方兩道咸鏡道、平安道,賠償大齊歲幣,讓朝鮮世子入關,送到均州為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