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首輔盧象升起初沒有想到,他能這么早執掌朝廷大權。
更讓盧象升沒有想到的是,內閣首輔康應乾就這樣成了沉陽內亂的犧牲品。
盧象升懷疑過,這可能是太上皇的苦肉計,用以削弱激進派和保守派兩邊的實力。不過康應乾和太上皇關系匪淺,這種可能實在微乎其微。
武定皇帝宣布完鎮壓叛亂的詔令,群臣反應寥寥,軍國大事,不可能只讓戰兵和軍隊去做,太上皇現在可以依靠的,便是盧象升和他后面站著的這些中間派大臣。這波人對大齊現有制度不滿,同時也對陳新那樣的全面倒退包括但不限于迎接衍圣公子嗣表示反感。
中間派在帝國龐大的官僚體系中占據大多數。
“叛賊頭目已被擒獲,臣等懇請陛下,及早將其處死,以撫慰死難官民”
作為中間派的代表,盧象升一直沒有表態,直到皇帝部署完各支軍隊,開始安排民政事務,他才說出這話。
這并不是落井下石,盧象升與楊通康應乾等人,沒什么交情,更不可能為這些人求情。
如果能給殺戮者求情,那么,誰來給昨晚死去的官員百姓求情呢
人固有一死,袁崇煥可以死,楊鎬可以死,張嫣可以死,那他康應乾為何不能死。
參與沉陽叛亂的兩派勢力,無論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現在都必須要向沉陽,向天下獻祭他們的鮮血。
劉招孫想起對康應乾說過的話,許諾讓老頭子再辛苦幾年,便讓他安享晚年。
“康監軍昨晚前去會館勸說陳新,讓他不要再逼宮,沒想莫名其妙被裹挾叛軍,釀成大錯,朕對不住他。”
盧象升以頭搶地,地板發出冬冬響聲,半晌之后,紅著眼睛道
“臣等皆知康首輔無辜,那又如何沉陽百姓不會相信,天下百姓更不會相信,不會相信他是無辜的楊通等人余黨,遍布各地,他們把康首輔當成死敵若陛下還存婦人之仁,便有負大齊,有負天下,臣以為,參與叛亂者,須全部處死。眼下兩派勢同水火,不可偏向其一,否則,像昨晚這樣的叛變,還會繼續,后果將不堪設想。”
盧象升這番話引起群臣共鳴,文武大臣跪倒在地,以死逼迫,敦促太上皇早下決心。
“若不誅殺賊人,天下大亂,生靈涂炭,臣等亦不愿茍活,請今日血濺五步死諫陛下”
劉招孫第一次被群臣這般威脅。
陳新要處死,康應乾呢
楊通要不要死
還有朝鮮將領金應河以及駐守遼南總兵官鄭一石。
如果將這些人都殺了,對大齊來說,即便不說是元氣大傷,也已傷筋動骨。
他猶豫不決,想做最后的爭取。
“淮南兵變,沉陽叛亂,朕一人率第一兵團便可平定,諸位何必如此相逼都快請起”
盧象升怒道“陛下力能扛鼎,以一敵百,勇不可當,臣等自愧不如,然陛下終究只是一人,非三頭六臂,實不相瞞,天下之事,非陛下一人能為恕臣狂悖,若陛下繼續恣意妄為,逆勢而動,成為孤家寡人,不遠了”
盧象升說罷,丟下手中奏疏,一頭朝大殿柱子撞去。
劉招孫大呼一聲,情急之下,掄起桉幾扔出去,堪堪將首輔擋住。
片刻之后,更多人準備去撞柱子。
“夠了”
太上皇大吼一聲。
“裴大虎、劉興祚,傳朕旨意,明日午時,于大正宮前,將康應乾、陳新、楊通、鄭一石等人,凌遲處死其余從犯,扣押詔獄,審訊之后,再作處置。”
太上皇殺氣騰騰望向大殿上一眾群臣,咬牙切齒道“如此處置,諸位滿意了吧”
盧象升被桉幾砸中,額頭血流不止,率領群臣,大聲叩謝道“吾皇圣明”
劉招孫一腳踹開龍椅,哼了一聲,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