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帥蒲剛有意進行半渡而擊,所以下令炮兵炮擊不可過于密集,蒲剛擔心,南岸左良玉部傷亡慘重,便不敢再輕易渡河了。
這種擔心,顯然是多余的。
在徐州嘗過屠城甜頭的丘八們,從投降齊軍那里聽說,黃陂河對岸敵軍不過區區數千,且是偏師中的偏師,再看周圍這稀疏的炮火,頓時軍心大振,士氣如虹。
為首一個明軍把總揮舞火銃,大喊大叫道
“卷過去報效左都督搶湖廣,殺到襄陽,睡小娘娃”
一陣噼里啪啦的爆響,漁船上的明軍舉起火銃朝北岸一陣齊射。
黃陂河像過年的街道,河面彌漫起白色煙霧。
呂楊率領火銃手迎著攻擊向前挺進,頭頂偶爾飛過一枚炮彈,打死打傷幾名齊軍火銃兵。
齊軍現在采用的是散兵線戰術,與排隊槍斃完全不同,所以零星炮擊造成的傷亡,總體在可承受范圍。
幾發炮彈打過后,對面炮兵便停止炮擊,火銃兵繼續魚貫前行,距離河面漁船越來越近,很快進入四百步射程。
這時,船上明軍的齊射變成了自由射擊,像是炒豆子一似得噼里啪啦,大多數鉛彈都落在齊軍前方。
呂楊在淮揚戰線上,和明軍交手過幾次,對左良玉這幫人更是熟門熟路。
一般敵方距離尚遠時,明軍火銃兵打得最熱鬧,恨不能把手中火銃打得炸膛,可是,等敵人走近了,他們反而沒彈藥了,啞火了。
聽說左良玉去年花費重金,延請幾位佛朗機教官,專門教授火銃手齊射要領,現在看來,左都督的銀子是白花了。
呂楊大聲指揮兩個隨隊前行的訓導官散開。
“去路邊,向田塍上散開。別湊一起當心流彈”
兩個訓導官都是新人,剛從學堂來的學生兵,都沒見過血。
雖然年年都在推行義務學堂教育,然而識字的畢竟還是少數,尤其是能說會道的訓導官。
所以每次打仗時候,訓導官是各營第二重點保護的目標,第一是救護兵。
尖銳的竹哨聲忽然響起,所有前行的戰兵全部停止,以散兵線分散開來,相互距離五尺左右,又是一聲竹哨,各隊長揮舞令旗,士兵們立即忙碌備戰。
太初三年工坊研制的米尼步槍彈,使用紙包定裝發射藥黑火藥。
該彈采用圓頭柱殼鉛彈,在彈體周圍車以螺紋以配合膛線,螺紋中間以動物油填塞。
這種米尼彈比步槍口徑略小,可以很輕松的用推彈桿推入槍膛,從而大大提高了射速。
同時避免了舊式步槍的前裝子彈時,子彈過大塞不進去槍管或堵塞槍管的尷尬情況。
工坊為研制這款槍械,先后從戶部、兵部一共支取了五十萬兩白銀,即便是在帝國艱難的時刻,這筆款項也一點也沒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