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何其壯也如何委身桀紂,與天下為敵,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尋將軍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蹶,以至于此。本王奉詔伐齊,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孤一二談也。
劉虜僭盜遼東,已十八年矣,惡積禍盈,天人公憤。況偽嬖昏狡,離心離德,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方當系頸蠻邸,懸首藁街,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君其詳之。
讀完這篇完全照抄邱遲勸降陳伯之的書文,黃德倫也給鄭成功射出回書,但不知道倆人溝通的具體內容。
二十一日,鄭軍開始在蓋州外城各門安排駐扎。
二十一日二十六日,鄭軍沒有任何攻城的動靜。
二十六日,齊軍由鳳儀門,沖突左先鋒營,被擊退,鄭軍仍然沒有總攻蓋州的舉動。
或許鄭成功仍在等待黃德倫自己投降。
二十七日,以宣毅后鎮吳豪為首的各提督、總兵,陸續找到國姓爺,請求趕緊攻城。
蓋州西南,鄭軍中軍大帳,國姓爺拍桉而起,對一群部將怒道
“速戰乃迂腐之論豈不聞上兵伐謀,下則才攻城蓋州,遼南門戶,劉招孫經營多年,城池高大,易守難攻,本王從澳門購買的八十門紅夷巨炮,后日才能運達。現在強攻,只會讓軍士損失慘重到那時軍心動搖,如何是好且遼東地域寬廣,劉賊分散各處,我軍不善陸戰,騎兵不如,如何能席卷遼東所以,本王圍而不攻,便是要等待劉賊援軍齊集蓋州,然后邀而殺之畢其功于一役,豈不妙哉”
鄭成功滔滔不絕說完,忽然向他部將問道“諸位可知,北人是如何包餃子的嗎”
眾將議論紛紛。
宣武后毅鎮主將吳豪道“延平王,趙率教還在濟南臨清頑抗,山東戰事,勝負未知,吳阿衡所率齊國水師一直不知蹤跡,或隱秘朝鮮皮島,或潛伏遼南某處港灣,我軍登陸遼南多日,尺寸未進,沒有殺傷多少齊軍,若山東援軍北上,遼西齊軍東進,吳阿衡再斷我水師退路,恐怕就不是包餃子,而是,我們成了餃子。”
正兵鎮韓英勸道“鄭總兵鄭芝龍在時,便與這吳阿衡交手多次,兩邊不分勝負,聽聞他們去年又裝備八艘新式艦船,每船有炮一百二十門,勢力不容小覷為將者,當以謹慎為先啊。”
鄭成功哼了一聲,一臉不屑道“吳阿衡,本王手下敗將耳,他打得過我父親,卻在舟山敗于我手只要蓋州一下,齊軍主力覆滅,到時東西并進,遼南為我所有,遼東亦可平定,到時他吳阿衡有八十艘戰船,又有何用諸位,切不可因小失大目下先攻蓋州,齊國水師,本王自有籌劃,他不來則已,來了,便有人料理他們”
提統馮英是江西人,他是黃德倫同鄉,低聲勸道
“黃德倫乃齊國心腹大將,家卷皆在沉陽,其人乃前明總兵官劉綎親戚,對劉招孫忠心不二,讓他歸降,恐怕不易啊。”
其余部將還要勸諫,國姓爺拂袖而起
“二十萬大軍云集遼南,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間未有萬全之計,豈可浪戰此戰之后,與吾等逐鹿天下者,左良玉耳,若大軍重創,無故傷亡,便是為他人做嫁衣你等不得再言”
“令各部軍士不得懈怠,違令者,斬三日后,紅夷巨炮運到,立即攻城”,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