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壯威武的金鼓響起,羚羊兵團各營刀盾兵長槍兵蜂擁上去,充當破城先鋒。
就在蒲剛以為江夏要被攻破時,抵近缺口的齊軍,突然遭到密集的火銃火炮打擊,沖上全的三百多人,頓時傷亡過半,不得不又退了回來。
無力抵擋工兵炸城的馬進忠,孤注一擲,下令將賓陽門上的火器全部搬下城墻,集中到了缺口。
等到齊軍拉來火炮,開始組織第二波進攻時,對面已經將缺口用籮筐沙袋木料重新填充。
炸城遭遇挫折。
炸城的同時,工兵組織人手挖地道,有時是挖得太深,出了水;有時又挖得太淺,地面凹陷了下去;更有兩次挖到了城濠,自己把地道穿破了。
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要重新開始。
江夏攻破,看起來已經遙遙無期。
南京蘇州的邸報,已經把守城的李成、馬進忠兩人神化,將他們是比是戰國田單,唐朝張睢陽一樣的人物。
轉機開始于二月十五日。
十五日這晚,齊明雙方火銃兵、弓箭手照例相互對射,漫無目的的發泄各自心頭憤怒。
一支帶火的輕箭,越過重兵布防的城墻,輕飄飄落在了城南一處倉庫邊上的草垛上,守護倉庫的小吏恰好被趕上城池扔石頭。
于是倉庫燃起熊熊大火,大火很快被明軍撲滅,第二天,城中開始流傳說,江夏的糧食,被燒光了。
無論事實如何,齊軍堅壁清野的政策,收到奇效。
江夏圍城到第十五日,城內百姓儲備的糧食,早已用盡。
江夏百姓與漢口、黃陂百姓,大抵非親即友,兩城百姓有余糧者,自發前往江夏,懇請守軍開城門,把他們親戚救出來。
齊軍與明軍交涉,約在十六日,放出饑民就食。
馬進忠視城內饑民為仇敵,在反復確認,確保無虞后,答應了齊軍方面的請求。
齊明雙方在約定時間,由第三方黃陂士紳,派出船渡河迎接饑民,船上插紅旗為號,雙方不得攻擊紅船。
十六日正午,得知可以出城就食的江夏饑民,一等城門打開便一涌而出,以至于在文昌門擠死了七個百姓。
實際上,城中百姓早已斷糧,他們吃草根,吃樹皮,吃貓,吃狗,吃老鼠,就差人吃人。
一名面目和善的老者拿出自己珍藏多日的窩窩頭,雙手捧著獻給訓導官邢忠義。
窩窩頭外面是玉米湖摻和土,掰開來看,里面包著肉。
“老爺,是老鼠肉,很香的,您嘗嘗”出城就食的老者笑嘻嘻道。
邢忠義謝絕了老者好意,命劉異帶老頭去大營那邊喝粥。
午時三刻,江夏城門準時關上。
據出城百姓敘述,城內明軍早已士氣低迷,普通士兵一天只吃一頓稀飯,騾子已經被殺光,現在在殺馬,江夏百姓害怕,接下來,就該殺自己當口糧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