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跪著的一眾明朝降官誠惶誠恐,傻子也知道,聽了這些,便是死期不遠了。
不久之前,左良玉大軍兵臨湖廣,氣勢如虹,大有一舉滅掉齊國的勢頭。
沒想到,短短十幾天后,形勢已經發生劇變,當然,目前,只有當事人昆山公還不知道。
“秦總兵的第四兵團現到哪里了”
劉興祚連忙拱手道“回陛下,昨日秦總兵派來傳令兵說,他們已至羅田,只是為洪水所阻,正繞道浠水。”
洪水
今春江漢平原下了場桃花雪,氣溫較之往年偏低很多,二月底,冰雪融化,漢江長江水位暴漲,遇到洪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已經到了浠水,那距離江夏很近了。黃岡一帶盜匪出沒,讓秦建勛不必和當地盜匪糾纏,繞道南邊,截斷左良玉退路。”
劉招孫邊說邊指著地圖的一個小點,繼續問劉興祚道。
“左良玉麾下四部兵馬,現在到哪里了”
“陛下,除李成、馬進忠仍在江夏守城,其余各部都已動身,從東、南、西、北四面圍攏黃陂,預計這兩日便會對蒲剛形成合攏。”
劉興祚邊說邊在地圖上指點給太上皇看,劉招孫笑著點點頭,又問道
“左良玉本人呢”
“還在崇陽,一直沒離開,我們的人在崇陽遇到兩個第五兵團的夜不收,他們準備找機會刺殺左良玉。”
劉招孫盯著地圖上崇陽位置,那是座臨近湖南的小城,沒想到地圖也給標的清清楚楚。
這幅地圖乃徐光啟和金尼閣的最新作品,繪制頗為詳細,雖不至于一草一木纖細畢顯,江漢平原上一些重要的村寨河流,基本上都被一一標注出來。劉招孫甚至在這幅地圖上面看到了前世游玩的某處人跡罕至的旅游景點。
“直接刺殺太便宜他了,左良玉這些年干了多少壞事,不能讓他這么簡單死了,朕要生擒他,再交給你們去審訊。”
太上皇這句話,宣布了左良玉最終的命運。
章東掏出一個隨身攜帶的小記事本,將太上皇命令一一記錄下來。
“陛下深謀遠慮,明軍四面進逼江夏,左良玉八萬人馬將蒲剛圍在黃陂江夏一帶,準備與馬進忠里應外合,一舉吃掉第五兵團,他們全出來了,咱們來的正是時候,早一點他們就逃了,遲一點”
“你放心,再遲幾天,蒲剛也能撐住,他和趙率教一樣,都是守城的好手,當年他在臨清,孤軍無援,最后還不是堅守半年多,用他做誘餌,最好不過。”
說到這里,劉招孫像是想起什么,略帶諷刺道“左良玉被朕壓制這么多年,每次和朕交手都輸得一塌湖涂,現在機會來了,難免會得意忘形。”
章東劉興祚聽了,都由衷贊道“陛下守正出奇,虛虛實實,以攻代守,孤軍引誘明軍傾巢而出,讓人完全看不出痕跡,眼下三路兵馬合圍大勢已成,只要等秦總兵繞到南邊,左良玉便插翅難逃”
劉招孫舉起正在標注地圖的鉛筆,像私塾先生教育學生那樣,給兩位部下劃重點
“弘光皇帝這些年不是被阮大鋮控制,就是讓鄭成功架空,委實不易,朕這回幫他清君側,把這兩個軍閥剪除掉,讓他這個皇帝坐的安心,他安心,朕才安心,南京重鎮,便能兵不血刃拿下。”
“給秦建勛發去塘報,就說朕率大軍,在安陸已蟄伏三日,讓他務必盡快繞道岳陽,沿途勿要貪戀城池土地,注意截斷明軍哨騎,北邊打起來后,務必要堵截住左良玉退路。”
章東在記事本上寫寫畫畫,劉招孫想了一會兒,若有所思道“朕知道,丟了徐州,丟了江淮,秦建勛他們心中愧疚,記得在塘報里補上一句,告訴秦建勛,這次務必全殲左賊,一雪前恥,為他們死難兄弟報仇,為第四兵團挽回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