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皆誤國之論班固西都賦有言“晞秦嶺,睋北阜。”關中東有崤山,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瀕黃河,韃齊孤軍深入千里,正犯了兵家”
大學士潘獨鰲最后一個站出來發言,他一身浩然正氣,言語之間充滿對齊軍的不屑。
剛說幾句,就被劉文秀打斷。
“潘獨鰲你閉嘴文縐縐作啥子,想考秀才啊,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別擱這兒拱火”
“本官早考過秀才了”
潘獨鰲不去看那武夫,繼續道
“西安城高池深,箭樓角樓一應俱全,城頭架設紅夷大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有老營精銳守著,鄧長雄想攻下,不死個幾萬人馬,絕無可能”
大西皇帝的幾位義子,聽到這話,都不懷好意的朝大學士望來。
一眾武將畏敵如虎,手無縛雞之力的潘獨鰲,卻挺身而出。
張自成被他凜然正氣打動。
“好好潘大學士,要是都有你這般氣魄,他鄧長雄也打不到西安來”
劉文秀鼻子哼了一下,不陰不陽道
“西安要被韃子圍住了,周邊兵馬,個個跟縮頭烏龜似得,縮在殼里不來援助,潘秀才能把援兵說來不成”
張自成拍桉而起,晃晃悠悠
“誰能去南邊搬救兵,解西安之圍,朕,朕封他為渭南王”
西安城中雖還有三萬多大西軍,城防堅固,可是守軍皆是韃齊的手下敗將。
一些倒霉的營伍,讓齊國十二個兵團輪流錘過一遍,士氣軍心全無。
眾人竊竊私語,這個封賞顯然沒什么吸引力,西安尚且守不住,何況是什么渭南。
陜西是待不下去了。要么去河南,要么入四川。
不過,這兩個選擇結果基本一樣。
四川土司不會容他們,河南就更不用說了,齊軍第九兵團正在中原等著。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說話。
張自成咬了咬牙,正要提高賞額,卻聽大學士凜然道
“陛下,臣愿前往。”
潘獨鰲,湖北應城人,秀才出身,天啟三年,朱由檢被弒,天下大亂,這位秀才老爺當機立斷,聚眾三十人,立水寨,練水師。準備效法劉秀黃巢等秀才前輩,干一番大事業。
武定元年,李獻忠遣劉宗敏南下攻略河南湖廣,王獨鰲殺應城縣令,歸附闖軍。
本以為抱上了大腿,誰知幾個月后,劉就被蒲剛第五兵團斬殺。潘獨鰲僥幸逃脫,轉頭又投靠張自成。
因善其撰文桉,足智多謀,自成待以軍師之禮,大西建立后,封他為大學士。
原本歷史上,這位效法黃巢劉秀的造反秀才,最后被楊嗣昌俘獲,囚于襄陽,崇禎十四年被誅殺。
“好好”
張自成撫弄頜下黃須,仰天大笑
“那話是咋說的疾風知啥,國亂顯啥。朕,果然沒看錯人,朕這就發三封圣旨,趁著韃子還沒圍上來,你趕緊帶去漢中、安康、渭南,讓那三個龜孫提兵北上媽媽的,再不發兵,老子把他們腦袋都砍了”
老太監捧著筆墨紙硯來到皇帝身前。
“寫”
張自成大聲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