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莊安靜而沉思,除了人和畜生,其他的樹啊草啊都在野蠻生長,從各處院子里伸出柳樹、接骨木、山梨樹的枝子,凌亂而充滿力量。
距離村子有一里遠,一條小河彎彎曲曲流過,河對岸是一個長滿茂密林木的山坡,那里就是衍圣公孔友仁的地盤,屬于孔林的一部分。
坡頂上有一座聳起九層塔樓,是當地有名的文筆塔,再遠一點是一座衍圣公的別院。
“你們快走吧”王大娘對兒子說,對著墻壁上的太上官畫像念起了佛經,“佛祖保佑,別讓衍圣公發現你們”
按照孔友仁老爺制定的法令,凡是曲阜地面上的百姓,都有義務給孔家服勞役,比如修渠,砍柴,煮鹽之類,既然朝廷荒廢了屯堡和工坊,作為地方賢達,作為孔圣人的后裔,他就有責任承擔愚民們的教化任務。
不能讓老百姓無所事事,否則容易滋生事端,先前在屯堡吃大鍋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所有人都需要為衍圣公勞作,以換取他們所需的鹽巴、糧食至少在曲阜是這樣的。
此時文筆塔上的兒鐘聲響了起來,這是衍圣公召集村民去文筆塔聆聽教誨,也就是大忠覺迷錄的講解,一般是由本地童生負責講解。
王國杰望見遠處有兩個村姑,正抬著一桶水,回過頭去瞧著文筆塔,聽那悠揚的鐘聲。
“癟犢子玩意兒,我在金州衛都聽夠了,”王國杰忿忿不平說。
“兒啊,去聽一聽吧,或許衍圣公發善心,不收咱們地租呢。”
夕陽漸漸下山,成群的牲口從村口走過,咩咩地、哞哞地叫著,最后都進入了衍圣公的農場,鵝從對岸飛過河來,然后四下里又沉靜了。柔和的亮光融解在空氣里,昏暗的暮色很快地降下來。
一群身形句僂的村民,圍攏在文筆塔前,像一團灰沉沉的云。
衍圣公派來的童生老爺,在兩個家丁的簇擁下,來到空地中央,看也不看周圍唯唯諾諾的村民,翻開一本嶄新的書卷,對著書本大聲朗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