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堪劉雨霏姐弟倆都把自己認為是天國的締造者。
兩人心心念念的天國,實質上水火不容,更要命的是,兩人背后都有大批追隨者,無論兩人是否愿意,戰爭只能繼續下去,不死不休。
云夢既克,戡亂大軍繼續向西北挺進,襄陽成為下一個進攻目標。
廣德帝尚未抵達襄陽,這座古城周圍已是大軍云集,鄧長雄在襄陽東部集結了一支超過五萬人的兵團。信陽、南陽方向駐軍也開始由北向南進攻,牽制叛軍側翼。
劉堪派出大內總管李菊英通知鄧長雄,大軍進攻襄陽之前,還需做好其他準備。
所謂準備,就是在襄陽之戰前,處死所有參與叛亂的叛賊家卷。
戡亂大軍包圍襄陽的第三天,李菊英帶著一眾扈從,押送數百名叛軍家卷抵達南漳。
南漳是鄧長雄中軍大帳所在地,李公公抵達南漳時,王師剛剛收復這座縣城,王師與叛軍在此進行了一場規模不大但頗為血腥的戰斗。
此時城內四處冒著縷縷青煙,一些民房屋頂上冒起火苗,街巷中隨處都是無人認領的尸體,護城河被人血染成了烏黑色,一些幸存的僧侶道士敲著木魚,走走停停,在死人最多的東門做法事。
一隊戰兵在前面開路,順帶將地上那些受傷未死的叛軍一一補刀殺死。
李總管的馬車被戰兵前后簇擁著,隆隆駛過南漳大街。
耳邊傳來尖叫吶喊,李菊英撩開窗簾,瞟了眼窗外,他對路旁倒斃的尸體熟視無睹,眼角余光瞥見距離自己不遠處的巷尾,一個叛軍士兵正被三四個戰兵圍住,那叛軍拼命揮舞兵刃還在負隅頑抗,包圍上來的戰兵越來越多,大概是擔心窮鼠噬貓,戰兵紛紛退后兩步,取下步槍前端的的刺刀,舉槍瞄準那個受了傷、彈盡糧絕、被逼到絕路的叛軍。
李菊英嘴角露出一絲輕蔑微笑
“螳臂當車,自不量力這樣冥頑不靈的人,應該送到礦井里挖礦”
拉上窗簾,馬車繼續前行,身后很快響起一陣密集的槍聲。
廣德帝對本次戡亂的策略很是明確,簡單來說就是趕盡殺絕,凡是參與叛亂的州府,除主動自首幡然醒悟者,其余人等,只要與叛賊有任何牽連,都要被全部處死。
劉堪的這道詔命,實際上默許了各兵團屠城行為。
雖然齊軍軍紀森嚴,然而他們很快發現,這次平亂與以往都不一樣,除了要對付寸土不讓的叛軍,各州府的百姓也自發甘愿充當叛賊耳目,有的百姓甚至主動參與守城。
所以,對待所有參與叛亂的州府,在破城之后不拘老幼,將城中百姓全部屠戮,才是最優解。
一輛囚車吱吱呀呀駛過吊橋,進入南漳城中,囚車中關押的,正是林振羽的母親,被朝廷扣為人質的藤原千代子。
藤原千代子今年已過四十,烏黑的兩鬢早已爬滿銀絲,青春美麗都在遠離這個混血美人而去。
這些年來,千代子先后經歷丈夫戰死,兄長被害一連串打擊。
如今,她的兒子林振羽,大概率也要先她而去,所謂白發人送黑發鬼,大概就是這樣吧。
好在千代子的人質生涯即將結束,她很快就要迎來真正的自由。
自由不是因為皇帝大發慈悲,決意放這個混血女人一條生路,而是去另一個世界和她丈夫團聚。
千代子的囚車四周裹著層黑布,從外面看不見犯人,不知這樣做是出于什么考量,畢竟現在南漳城中也沒幾個活人了。
囚車繞著街巷走了一圈,最后吱吱呀呀停靠在縣衙大門前,縣衙現在是鄧長雄的中軍大帳。
李公公前呼后擁,在一群太監的簇擁下,來到討賊大元帥身前。
鄧長雄一臉愁容坐在南漳縣令坐的位置上,身前兩側坐著各營營官和訓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