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見皇帝怒氣中燒,只得躬身解釋道:“陛下,國防部只是起草了份登陸利物浦的作戰規劃,只是規劃而已”
“只是規劃嗎!”景炎皇氣勢洶洶:“就差行文各省,征召兵士了吧!”
“臣等不敢。”大殿上死一般沉寂。
“窮兵黷武不能拯救大齊,以愛國、英雄的名義盤剝公民、攫取民力,只會讓朕誤入歧途,最終與長公主、廢太子一樣,走入絕境。”
“要在商業上擊敗歐洲,而不是堅船利炮!”
劉帆說罷,拂袖而去。
皇帝不能理解張廷玉、年羹堯這些行將就木的老臣,就像這些老臣不能理解這個嶄新的時代。
“朕有權特赦死刑犯,朕將免除金斯寧死刑!”
年羹堯憂心忡忡道:“放虎歸山,后患無窮!何況歹毒的叛賊呢!陛下,以后您會后悔這個決定的!”
景炎皇帝已經走出大殿,忽然停下腳步:“殺了他,帝國會分崩離析,祖輩的基業將毀在我手里!你們也將重新經歷血與火!”
在景炎皇帝的干涉下,金斯寧破例得到了特赦,撿回了條性命,最終被流放北海(貝加爾湖附近),刑期二十年,刑期未滿之前,不得返回天心城。
考慮到北海惡劣的生存環境,這位黨魁很可能會在某個寒冷的冬天凍死在北極圈附近。
反對勢力的要求得到了滿足,歐洲人取消了對大齊的貿易制裁,然而景炎皇帝也喪失了一大批堅定的支持者。
抵達北海之初,金斯寧住在一間草房里,屬于單人間,三個月后,他在這里發胖了,而且狀態明顯比在天心城好了很多。
據記載在齊國普通監獄里,犯人們不勞動的時候每天1斤白面和一兩肉類,勞動的時候每天2公斤白面和二兩肉類,勉強吃飽。
然而隨著大批追隨者——他們堅定認為“解救天心城組織”是未來的方向——抵達北海,金斯寧的生活水準得到了顯著提高。
他在這里享受著徒子徒孫們的供養,每天有酒有肉,錢多到不完,可以隨意購買牛奶和零食,信徒們和家人每周還可以來送五次飯。
那么金斯寧大帥在北海都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由于監獄長的特殊關注(此人不敢不關照),金帥沒有被強制勞動,而是每天看書和寫信,以及對著他的信徒們演講。
金斯寧并不滿足于監獄圖書館內部的書,而是要求信徒們從倫敦、天心城、巴黎、維也納等地寄來全球最新版書刊雜志。
據說金帥經常挑燈夜讀,為了研究“帝國未來歸宿以及劉氏皇室的最終下場。”
他經常感慨:如果早點被流放北海,自己就能有創作出更多的理論成果了。
后來,在監獄長的特許下,金斯寧走出監獄,租房居住,每天外出。“除了演講喝酒,打獵、釣魚,就是游泳,大部分時間在聊天上”,由于地處北極圈,到了冬季“睡覺的時間特別長”。
后來喀秋莎因輸送違禁出版物,被判流放3年,但是她跟當局說自己是金斯寧的未婚妻,請求去北海流放,最后內閣同意了她的申請。
喀秋莎帶著母親來到了北海。
來的時候金斯寧外出打獵去了,她看丈夫的別墅里“地板上鋪著綠綠的自制毛毯,墻壁粉刷的干干凈凈,并且還點綴著銀松,房間寬敞的像皇宮,而且很干凈。”
喀秋莎立即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在數百名信眾的見證下與金大帥成婚。
半年后,信眾眾籌了四十個金幣,為大帥擴建了別墅。
院落里布置了假山池塘,溫泉浴池,以及一座可以用來踢球的球場,還有一座面積超過十畝的園,園里種滿了各種耐寒的卉以及蔬菜。
后來他們又為導師雇來了一個14歲的日本保姆和十三歲的挪威少女,膚色雖然不同,然皆是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