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些老成謀國的官員對此反對:“審判董邵偉,難道是要逼迫他割據謀反嗎?”
董邵偉只擅長打仗,可是自從離開殷州,被押送回國后,便對開啟邊釁,開疆拓土失去興趣了。
所有轉變是從美洲開始的。
從那時起,這位自命不凡的帝國軍官便對大齊體制產生了懷疑。
懷疑的種子一經種下,只會茁壯成長。
這位曾經的鷹派軍官,此時越發意識到太祖皇帝的那套方略是錯的。
幕僚們建議應該“養精蓄銳,等待大齊有變,便可乘機自立。”
自立?
這是董邵偉從未想過的事。
“總司令,倭國遲早會自立,即便不是您自立,也會是某位落魄的大名或是武士,總之這里必然會脫離大齊控制。”
“就像安南、朝鮮之于中原。”
幕僚們紛紛附和:“言之有理,兩國相隔太遠,中間又挨著大海,不知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維持一統。”
“所以我等須早做準備,待時機有變,便可脫離大齊。”
董邵偉陷入了沉思。
謀士們趁熱打鐵道:“南越國趙陀的故事,想必將軍聽說過吧?”
然而董邵偉確實沒有聽說過。
“趙陀是誰?”
謀士們向董邵偉普及了趙陀漢初自立為王的故事。
董邵偉默然。
當年與大漢在陸地上接壤的交趾郡都能自立,何況是隔著煙波浩渺大海的倭國呢?
哪怕自己再怎么忠誠,再怎么沒有二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忠誠也會消磨殆盡。
何況,之后繼任者又會怎樣看待大齊,如何看待大齊的皇帝?
董邵偉暗暗對自己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吧。
眼下首先要將倭國重建起來,減少餓殍數量。
既然天心城方面力有不逮,不能及時供應糧食,倭國有必要自己解決糧食問題。
首先想到的是貿易,是的,倭國與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的貿易并沒有中斷。
目前只是缺船,只要給商人和水手們補充船只,貿易很快會恢復的。
此外,再不能像大齊從前那樣,對倭人敲骨吸髓,必須減輕賦稅,以便休養生息。
董邵偉讓智囊們把這些計劃陳列出來,按部就班開始推進。
一大批倭國水手、武士得到重用。
據謀士推測,如果此時董邵偉貿然回國,可能會面臨被下獄的風險。
“我會以什么罪名下獄?”董邵偉好奇問道,從這一刻起,他對大齊失去希望。
“莫須有吧,比如穿的衣服不對,或者說話口音有問題。”謀士給出了標準答案。
董邵偉苦笑道:“這么說,無論如何,我都是亂臣賊子了?”
謀士笑道:“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所以您必須帶著我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董邵偉知道自己是失敗者,天心城那些大臣們也是失敗者。
那么,贏家是誰呢?顯然是這些劫后余生的倭國百姓。
很多年后,倭人將這段歷史稱之為倭國的黑鐵時代。
黑鐵之后是白銀,然后是黃金,也就是說,倭人相信是董邵偉帶領他們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