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那樣嚴苛的法律,對民眾敲骨吸髓,恨不能將稅收收到了七十年后。
帝國所有這些苛政都是以齊人不怕吃苦,苦盡甘來之類的理由借口。
按照某種理論,齊人現在吃下的苦,將來要歐洲人十倍百倍的還回去。
按照大齊的宣傳風向,一個人生活在大齊,所有的不幸,都能從萬里之外的不列顛王國或是法蘭西王國找到痕跡,換句話說,壞的,都是外國給大家造成的。
或許這套緊密的機器還能維持帝國繼續前行,然而操縱機器的人,終究是累了。
當皇帝對自己所為產生懷疑時,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難道是像腐肉中的寄生蟲那樣,終日啃食,直到暴斃?
想不通這些,最后的崩潰便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劉燁回到天心城。
一切仿佛沒變。
又仿佛變了。
按照大齊與不列顛達成的協議,接下來將賦予地方藩鎮更大的權力。
劉燁不能與英國人對抗,他沒有對抗的資本。
夜深人靜時,他只能這樣說服自己:
或許這片土地本就不適合大一統,就像鹽堿地不能種植五花八門的莊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資源太過集中本不是好事情,放權是明智的。
然而在睡著后,他便夢到了列祖列宗,祖宗們使勁扯住劉燁耳朵,幾乎用吼的聲調警告這個不肖子。
不要自廢武功,不要毀了大齊,
背叛大齊,等你死后,有何面目面對列祖列宗。
劉燁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掙脫祖宗們糾纏,氣喘吁吁道:
“大齊需要適應新的形勢,只有放開權力,帝國才能長存,哪怕僅僅是帝國精神。”
根據與不列顛談判內容制定的新法案,很快得到了推廣。
很多人對此表示反對,更多人則選擇支持皇帝放權。
大國崛起遙遙無期。
皇帝在法案開頭這樣寫道:
“我們不需要一個死氣沉沉,貪墨遍地的老大帝國,我們需要一個廉潔正直的政權,大國崛起與小民尊嚴有什么關聯,大多時候是沒有關聯的。”
各藩紛紛自立,帝國進一步分裂。
皇帝下詔允許各藩高度自立,不對各藩事務進行過多干涉。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老喬治向皇帝許諾,只要完成新的改革,不列顛王國和他的盟友們會給帝國更多支持,用以渡過這段危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