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兩份文憑一文一武,一份是美國的某大學,大概和圍城里的方鴻漸類似。
一份是歐洲某小國的軍校,當然是名義上的軍校,實際上頂多也就是個軍事技能培訓班。
不過,為了顯得高大上,中文名叫歐陸軍事學校。
當然,名字是自己起的,反正是外國校名,翻譯成中文校名,只要沒人管,隨便怎么翻譯。
就這樣,一年多前,李牧用僅剩的錢買了張船票,匆匆回國。
從上海下了船,當時李牧還是雄心萬丈,以為有了文憑,有了海外留學生的身份,就能在大上海大展宏圖,享受一下上流社會。
因此,他心氣特別高,直接拿著那本美國的文憑,去一些大洋行或者大商行應聘。
結果,被打臉了。
當時的上海,作為遠東第一大都市,可不是內陸地區。
他這樣的野雞文憑,去那些大洋行、大商行,直接就揮揮手讓他走人。
李牧想了想,于是又去了武漢,想著內陸地區不如上海那邊見多識廣,結果去那些大洋行和大商行應聘,仍然不順利。
就在他花光兜里的最后一個大子,就要露宿街頭之時,剛想著先隨便找個工作混口飯吃算了,忽然在報紙上看到一份招聘啟事。
南陽地區,由于匪患嚴重,當地駐軍少,又清繳不利,于是決定組建民團,也就是地方保安團。
誠聘軍事主官,也就是民團的保安團團長。
招聘要求也挺高的,不是要求有營級或以上軍隊的實職經歷,就是要求中央軍校畢業或者海外軍校畢業。
李牧抱著忐忑的態度,拿出歐陸軍事學校的文憑,過去試了試,沒想到對方當即拍板就同意了。
李牧大喜,武漢離南陽并不遠,走長江,沿漢水,經襄陽,沿著貫穿南陽的唐白河。
一路走水路,兩天的時間就到了。
誰知到了地方,李牧傻眼了,說是保安團,也就幾個地方臨時湊了三百多號民兵,不到兩百桿槍。
這就是保安團
還真是,民國的時候,有的地方百十號人就敢號稱保安團。其實屬于半警察半軍事組織,屬于地方武裝力量,中央沒有管屬權。
相比較起來,他這三百多號人,兩百桿槍,放在國內一眾保安團里面,實力已經不錯了。
李牧總算知道,他去應聘,對方為什么當即就拍板了。就這條件,條件好的誰來呀。
聽說,在他之前也忽悠來了兩個人,不過當天就走了。
李牧也想甩甩手,直接走人。不過,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是保安團團長,畢竟有三百多號人,兩百桿槍,就他這野雞文憑,離了這里,還去哪里找這樣的好工作。
于是乎,李牧就這樣坐上了保安團團長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