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牧決定把節奏放慢,而且,接下來,隨著交易規模越來越大,他一個人也不行了,必須成立商行。
這一點倒也方便,新加坡本就是商品物流繁榮之地,各種商號人才極多,南洋的各種華裔知識青年不說,國內也有不少人來這里淘金。
李牧通過中介,在商業街租下了一棟二層小樓,成立了“遠東商行”,接著又開始在報紙上打廣告進行招聘。
隨著國內戰火連綿,不少人舉家來到南洋,再加上西方的冒險者、流浪漢,讓這里的人才越發的多了起來。
經過多輪篩選,李牧招了一位三十多歲,名叫蘇銘的人,作為遠東商行這邊的負責人。
在蘇銘的協助下,一家擁有二十多名雇員的遠東商行成立了。商行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李牧采購物資,或者協助李牧把從國內帶回來的物資出售出去。
當然,這是主要任務,在完成主要任務之后,也可以自行承接一些業務。比如幫助國內的一些商行出口產品,或者幫助國內的商行進口某些產品。
總之,商行目前也只是個空架子,并沒有多少實際資產。
訂購商品時,直接聯系其他洋行,就不用再管了,只要東西進入倉庫。
協助李牧出售商品時,商品怎么運過來的也不用他們操心,只要遠東商行協助李牧把倉庫里的東西出售就行。
說起來挺簡單的,只要跑跑腿,和其他商行談合作、簽合同就行。
商行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協助李牧采購物資。
這次手里握著一百六十多萬美元,再全部采購藥品就不行了,不說新加坡目前根本沒那么多貨,帶回國內,短時間也消化不了。
李牧找人分析了一下,國內目前除了藥品和軍事物資緊張外,曾經一些需要進口的民用商品,也比較緊俏。
由于海路被封,進口渠道減少,國內的商行,即便這些物資仍有存貨,也都默默的減少供應量,開始囤積。
供應量減少,再加上遍地硝煙,這些需要進口的商品,價格同樣一路飆升,只要運進國內,都能大賺。
接下來幾天,在遠東商行的協助下,李牧開始采購各種物資,主要就是戰前國內比較緊俏的商品。
采購完這些,再次采購了一些藥品,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比如,各種五金工具,機器零配件,一些通用的器械,國內技術無法生產的鋼材等等
最后采購的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看似國內的需求量不大,但利潤絕對低不了。
一通采購下來,差不多花掉了一百四十萬美元。
這么多的物資,在國內全部賣掉,需要不少的時間。從國內采購物資,量也小不了,需要更長的時間籌備。
那么,這次回國,時間不能浪費,李牧決定把自己的保安團好好練一練,武裝一下,規模再擴大幾倍。
畢竟,亂世,手里有兵,比什么都實在。
接下來就是采購軍械,作為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新加坡不但云集了各國商人,同樣有不少軍火商。
在遠東商行的參謀下,李牧接觸了一家代理德械的商行。
德軍械雖然價格比較貴,質量卻是上乘的,看了看對方的武器清單,kar98k步槍就在最上面,這是一九年新推出的一款步槍,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毛瑟98k。
作為二戰期間,德軍裝備的制式步槍,從1935年開始服役,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都是德國陸軍的標配。
這款步槍內部內置了5發彈倉,槍的長度達到了11米,有效射程為800米,的射速大約為15發每分鐘,是二戰期間極為經典的一款步槍。
1935年到1945年期間,該型步槍大約生產了1450萬支左右,伴隨德軍從開戰到投降。
又看了看價格,不出意外,每桿毛瑟98k,配五百發子彈,以美元計價,單價四十五美元。
上面還標注了,庫存兩千八。
又往下看了看,24手榴彈,以美元計價,單枚045美元。
接下來還有各種槍械火炮,連裝甲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