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和北邊溝通后,他們自然大喜,這確實是對國家對民族都有利的好事。
李牧在南陽實行的全民基礎義務教育,只有小學,還是四年制,目的也是為了讓底層民眾識文斷字,別當文盲。
通過篩選,其中少數優秀的學生,在升入中學,進一步深造,優中選優之后,其中最優秀的一批,在上大學。
沒辦法,這年頭,以現在的條件,即便李牧有這個錢大辦中學,招更多學生,也沒那么多合格的老師。
倒是小學,就簡單多了,很容易就找到一大批合適的小學教師。
相比南陽,抗日聯合軍控制下,以豫東為核心的這片地區,面積更大,人口更多,超過兩千萬。
差不多需要近七八千所小學,才能滿足全民基礎教育的需求。
這年頭勞動力便宜,特別是豫東地區,按建一所簡單的小學,再加上配套的桌椅板凳,三、四百銀元計算。
七八千所小學的建設費用,大概需要小三百萬塊銀元。
如今法幣雖然貶值的厲害,在國內仍然通用,一百塊法幣的購買力,仍然相當于二三十塊銀元。
于是,針對這一塊,李牧直接撥款一千五百萬法幣,不但七八千所小學的建設費用有了,還能新建一批中學,學校的籌辦費用同樣有了。
隨著這筆錢撥下去,以豫東為核心的這片地區,將會多點開花,全面啟動所有校舍的建設工作。
預計半年內,所有的小學都能落成建好。
另外,針對民生問題,李牧又從南陽調集了一大批糧食和日常用品,并再次撥款兩千萬法幣。
這兩千萬法幣,全部用于改善當地的民生,并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修建道路,修繕河道,挖掘灌既農田的溝渠,再建設一批基礎工廠。
比如水泥廠,磚廠,面粉廠等一批消耗巨大,事關當地民生的基礎工程。
能解決大批就業,也能增加當地的稅收和產業。
不但豫東這么搞,陜甘寧邊區同樣如此,不過邊區雖然地盤夠大,人口卻并不多,兩三千所小學足矣。
李牧支援五百萬法幣,用于修建邊區的小學事宜;針對當地的民生和基礎設施,李牧再次支援八百萬法幣,用于修繕道路,疏通河道,灌既農田,以及修建一批基礎工廠。
希望這么多錢砸下去,能為這個國家,培養一批支撐全面工業化的工業人才。
隨后,李牧針對目前國內暴露出來的各種民生慘狀,針對性的又捐了七八百萬法幣出去,能救一些人也是好的。
如此,五千多萬法幣,很快就揮霍一空。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