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出了后堂,在大廳點燃了幾根蠟燭,光線瞬間明亮起來,便繼續探查古墓。
這古墓內部當真不小,石室連著石室,粗粗估計,近百間之多。大多都是空蕩蕩的,有不少擺放著生活所需雜物,或是兵器,或是普通書籍。
李牧邊走邊留下記號,方不至迷路,如此邊走邊查看,古墓中也不辨白天黑夜,餓了就吃點帶的干糧,渴了就喝點水,累了就盤膝打坐一會,用了大半天的時間,終于找到了那間刻有九陰真經的石室。
這間石室并無特異之處,李牧舉起火把,抬頭望去,只見室頂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跡,最右邊是四個大字:“九陰真經。”
李牧心中一喜,知道這是找著了。
拿著火把在屋里轉了一圈,有些可惜的是,上面只記載了九陰真經的一部分武功,還有一片石室頂部字跡脫落了,李牧舉火把查看,萬幸脫落的都屬于一門武功,室頂的其他功夫都保存完好。
在石室的一角,還繪著一副地圖,正是出入古墓的水下密道。原來當年這古墓建造之時,正是王重陽雄心壯志,以圖光復中原之時,豈肯一敗之下,躲入古墓,到時金兵一圍,自陷絕地,便修了水下密道,用于逃生。
只是比武把古墓輸給林朝英后,深恐林朝英認為他貪生怕死,留下逃命之路,失了錚錚男兒氣概,密道之事,卻沒有告訴林朝英,林朝英后來是否發現也無人知曉。直至楊過和小龍女于絕境之下發現此地,借之脫險。
李牧隨意看了幾眼地圖,收斂心神,開始仔細查看室頂刻的九陰殘篇。
上面記載的并沒有什么內功心法,基本上都是輔助性質的奇功秘法。
篇幅最長的有三篇,分別是易筋鍛骨篇,移魂大法,螺旋九影。
剩下的還有三篇秘法,篇幅比較短,分別是“閉氣秘法”,這多半專門用來進出水潭而準備的,還有“解穴秘法”和“療傷篇”。
雖然只有三長三短六篇,也是巨大的收獲。
隨后,李牧拿出一把蠟燭,在石室各處點燃,密室內瞬間燈火通明,室頂字跡歷歷在目。
李牧此時心中反倒平靜下來,吃了些干糧,調息片刻,神完氣足,方才開始從頭看起。
首先是易經鍛骨篇:“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
這篇奇功的大名李牧早就有所耳聞,能易經鍛骨,提升資質的武功,真的不多見。
話說黃裳習武甚晚,后來主持編撰道藏,竟從中悟出高深武功,心中雖有山河之廣,無奈人到中年,自身根基所限,始終于武功一途上難有大的進展。
隨后,他以大智慧、大毅力,窺天地之妙,創出“易筋鍛骨篇”這門奇功,重塑了自己的根骨,成為天下有數的絕頂高手,由此也可見易經鍛骨篇的利害之處。
第二篇是移魂大法,又名攝魂大法,這篇武功已經脫離了普通武功的范圍,涉及到精神層面。
練到高深處,不但能夠提升心性修為,更能鍛煉自身精氣神三寶,進而能通過自己影響別人,讓別人陷入精神恍惚之中,甚至有催眠的效果。
接下來是“螺旋九影”,這乃是一門江湖中頂尖的身法,與華山秘傳的“上天梯”算是各有所長。
此功能于方寸之地迅捷如風,左右騰挪。練到高深之處,甚至能產生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