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很快記起鄭萼是誰,也是劇里恒山派不多的出場人物。
當時,令狐沖帶著眾尼姑去龍泉鑄劍谷,路上銀兩不夠,便是鄭萼這樣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在市上賣馬。聰明伶俐,能說會道,不負重望,不久便賣了馬,拿了錢來付賬。
等到賣馬的錢又要用完之時,鄭萼到底是小孩子心性,居然興高采烈起來,想到街上再去賣馬,讓人忍俊不禁。
這邊,訓斥完兩個小徒弟,定逸師太突然開口叫道:“儀和,過來!”
一名正在練武的女尼應聲走了過來。
二十四五年紀,圓圓的臉蛋,明眸皓齒,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姿形秀麗。
這恒山派收徒難道還看長相不成。
定逸師太為兩人介紹,兩人相互施禮,相對而立。
這儀和見李牧靜立不動,她也知對方絕非等閑。便不再客氣,一招“出水芙蓉”使出,只見劍光揮灑,恍如蓮花初開,毫無煙火之氣,清麗脫俗,不可言狀。
李牧心中看到此劍,心中浮起李白的一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不敢怠慢,長劍一抖,冒出點點寒星,抵住來劍。
儀和一聲輕叱,身影如同雛燕般的輕盈,又是一招“凌寒獨放”,劍尖微動,便如一朵寒梅,經霜傲雪,寒光逼人。”
李牧長劍揮出,一招“云霞漫天”接下,此時他已試出儀和劍法水平,比儀云高出一些,但高的不多。也不反擊,靜待儀和出劍,好仔細觀摩一下恒山,增長見識,提高自身的劍法底蘊。
儀和果如他所愿,又是一招“無根無蒂”使出,竟然無聲無息,毫無變化可言,但就是這普普通通的一劍,卻讓人有躲無可躲,避無可避的感覺。
感受到這一劍所含意蘊,李牧不由小小吃了一驚,今天所見諸劍,唯這一招使得最妙。不敢怠慢,使出了鐵線劍式中的一招“鐵樹開花。”
劍光揮出,一陣叮叮當當的交擊之聲傳來。兩人一觸即分,各自退開。
下一刻儀和嬌喝一聲,手腕輕輕旋轉,長劍也如同閃電般快速閃動,劍光閃閃,與那抹身影相融,正是一招“曇花一現”,劍光分化,竟恍如十二瓣蓮花,絲毫沒有凌厲之氣,反而讓人覺得清麗無雙,一開即斂。
李牧也來了精神,長劍揮出,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風,無聲無息間,便破得此招。
儀和見他如此輕描淡寫間便破了此招,心中驚異,知道這少年劍法比自己還要高明不少,恐怕唯有大師姐儀清能和他相提并論。
李牧也在驚嘆,恒山劍法的綿密嚴謹,善于防守。加之恒山派都是女子,劍法綿密有余,凌厲不足,自不及男子所練的武功那樣威猛兇悍。
但恒山劍法可說是破綻極少的劍法之一,守御之嚴,讓人嘆為觀止。
兩人翻翻滾滾打斗了好一會,也見識了不少恒山劍法精妙,這才收手。
中午在善堂用完齋飯,此時得了允許,再次在恒山轉了起來,據說恒山有十八景,李牧很快就出了恒山派的山門,來到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