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師叔溫聲道:“上次見岳師兄,還是五年前,在嵩山會盟之時,那時他身邊帶著令狐師侄,不想幾年過去,竟又收了師侄這等英才,岳先生一向可好?”
李牧回道:“師叔謬贊了,師父很好。”
趙師叔點點頭道:“師侄來的不巧,掌門師兄前兩天下山,至今未回,師侄此來若有要事,我這便遣人去尋。”
李牧回道:“不用麻煩,游歷至此,也無甚要事,只有師傅的一封親筆書信,要親手交給莫師伯,多等幾日也無妨。”
方師叔道:“既如此,師侄便在我衡山多盤桓些時日,我衡山景色不錯,有什么事知會為義一聲,讓他替你安排,師兄想必幾日內便可回山。”
李牧道:“多謝師叔,那弟子便嘮叨了。”
兩人又寒酸幾句,方師叔便就離去!
米為義道:“也是我疏忽,掌門師伯平時便喜歡游戲風塵,我只顧帶師弟上山,竟忘了事先打聽清楚,讓師弟白跑一趟!”
李牧忙道:“師兄客氣了,我本就無事,此番更是一路欣賞衡山美景,師兄如此說就見外了。”
“剛好,趁此機會,米師兄幫我介紹幾位衡山的高手,切磋一下。”
米為義只能笑著點頭答應。
……
時間匆匆,李牧在衡山派待了三四天,過得相當蕭灑。
這幾天,他的大名,在衡山派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沒辦法,他本想見識一下衡山劍法,讓米唯一介紹了幾位劍法不錯的師兄,沒有任何意外,三戰皆勝,而且輕松灑意,一身功夫頂多使出了三分。
這里畢竟是衡山派駐地,聽聞華山弟子三戰皆勝,自然大為不服,這幾天經常有人過來切磋挑戰,李牧來者不拒。
幾天下來,無一敗績,到了今天,衡山派的弟子,已經沒人再敢和他切磋了。
李牧無聊,欣賞完衡山的日出,又開始瀏覽衡山的景色。
衡山之秀,在于無山不綠,處處是茂林修竹,奇花異草,四時飄香。
李牧踽踽獨行,登上祝融峰頂,但見北面洞庭湖煙波渺渺,若隱若現,南面群峰羅列,如障如屏,東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帶,西面雪峰山頂,銀濤翻騰,萬千景象,盡收眼底,如此美景,天下奇觀,讓人如癡如醉!
李牧行走其間,游興正濃,忽而心中一動,發現遠處一道身影正往他這邊走來,李牧眼力極好,一眼便已看清來人正是魯連榮。
魯連榮近段時間有點興奮,庸庸碌碌幾十年,終于有出頭的日子了。
話說,他魯連榮自從入了衡山派起,就注定是個普普通通的人物,他天賦在一眾師兄弟中并不突出,師父對他也是冷冷淡淡,并不上心,加上他自己沒有大毅力,吃不得大苦,武功一直不上不不下。
就這樣,慢慢熬了幾十年,終于師兄莫大做了掌門,他便成了衡山一代弟子,心想總算熬出頭了,在江湖上也算是個前輩高人。
沒曾想,因為他多嘴多舌的毛病,眾位師兄弟都不待見他,連衡山二代弟子對他也不甚尊敬。
在衡山左近幾省江湖中,他也有不小的名氣,卻是壞名聲。人人都知道衡山有一個叫魯連榮的,外號“金眼烏鴉”,最愛多嘴多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