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師母寧中則,也來到了思過崖。
從這日開始,四人便一起呆在思過崖密洞內觀看演練五岳劍法,不過岳不群夫婦雖然重視這些石刻,也僅僅在思過崖待了三個月,隨后把石壁上的劍招全都拓印下,叮囑號二人好好練習,就不再來了。
顯然,比起這些五岳劍派石刻,易經鍛骨篇更重要。
他們夫婦年齡已經不小了,相比外在的招式,內功對他們來說更重要。修煉易經鍛骨篇之后,他們已經感受到自身根骨的改變,內力的進步。內功才是一個人武功的根基。
至于五岳石刻,他們也看了三個月,該學的也學了,該看的也看了。確實開闊了眼界,學了許多失傳的絕招,還有一些破解這些絕招的奇招怪式,戰斗力增加了不少。
繼續研究下去,還能增加些許,但相比跟骨的改變,內功的增長,就不算什么了。
李牧本以為,岳不群夫婦下思過崖后,會派其他弟子上來參悟劍法,增加華山派的戰力。
沒曾想,不但沒一個人上來,還讓兩人對五岳石刻保密,嚴禁除他二人以外的弟子上思過崖。
用岳不群的話來說,華山弟子中,也就他和令狐沖把華山劍法練明白了,窺到上乘劍法的境界,正需要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剛好適合觀看這些五岳石刻。
華山派剩下的弟子,華山本派的劍法還沒練明白,有的連基礎都沒打牢,走都沒學會,哪能學跑。
除非華山派有什么大危機,急需提升戰力,否則七八年內,其他弟子都沒有資格觀看五岳石刻。
否則,分了心,連華山本派的劍法也練不好,有害無益。
于是,思過崖山洞又剩下李牧和令狐沖二人。
李牧有五岳入門劍法為基,對五岳各派劍法精髓本都有幾分了然,加之外出游歷一次,有過多次切磋的經歷,不少劍法早就熟稔。
此刻見了這些精妙招式,頓時如魚得水,學起來順暢無比,以前不甚明了之處,此刻也漸漸悟通,劍法修為更是進步非凡,讓他大感下山游歷一趟,果不虛此行。
就這樣,又是幾月過去,密洞內總共五百八十一招五岳劍法,李牧已經學全,但他每日仍是來此揣摩練習,從不間斷。
過上了華山本派、朝陽峰、思過崖,三點一線的生活。
這段時間,思過崖山洞,也變了一番模樣,里面的骸骨兵器早被打掃干凈,密洞中間擺了十幾只牛油巨燭,洞口也被巧妙的做了一番掩飾。
熊熊火光下,但見一道青影縱橫往來,輾轉翻飛,手中長劍恍惚靈蛇疾吐,寒光閃閃,一圈銀芒圍著周身繚繞來去,劍氣破空之聲嗤嗤作響,不絕于耳。
李牧運劍不停,只見他手中長劍一會奇詭莫名,變化無端;一會兒剛柔相濟,中正平和;一會凌厲狠辣,迅捷如風;一會綿綿密密,清靈通透……
而所使劍招,更是變換無方,一會養吾,一會希夷,一會恒山萬花劍法,一會泰山五大夫劍……
五岳各派各門劍法在他手中一一使出,好似無窮無盡,無有一招相同。
最后只見李牧一聲清叱,手中長劍好似化為一團云氣,飄飄渺渺,動無定式,去無定向,無孔不入,不可琢磨,極近詭奇之能事,正是衡山五神劍中的一招天柱云氣。
這時令狐沖也走了進來,和李牧打過招呼,便尋一處石壁開始揣摩劍法。
說來令狐沖這半年也進步非凡,他內功突破后,仍然是李牧這位小師弟的手下敗將,作為華山大弟子,不免受到刺激,練功愈發勤勉。如今每日也和李牧一般三點一線的苦練,劍術內力俱大有長劍。
岳不群對此也很欣喜,和李牧商量后,計劃最近正式傳授他易經鍛骨篇。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