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黑木崖太過靠北,離海又太遠,和他定下的海外擴張戰略,有一定的沖突。
李牧和任盈盈也商議過,任盈盈也認同李牧的觀點,在海外擴大戰略下,黑木崖的地理位置,確實不太適合作為總壇所在。
為了接下來的擴張做準備,必須選擇水運發達,盡量靠南的地域,比如長江沿線。
或者激進一點,就像有些長老建議的那樣,等拿下了呂宋島,完全掌控之后,干脆把總壇遷過去,遠離中原正道的視線。
李牧其實還有更激進的方案,只不過現在一點譜也沒有。
比如南洋最大的島嶼婆羅洲,比蘇魯豫皖加起來還要大。如今還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人煙稀少,把魔教總壇遷去婆羅洲,可以從中原地區大規模移民,進行開發。
比這更激進的是,繼續南下,占了澳洲,把魔教總壇遷過來,再從中原地區進行大規模移民,提前近幾百年讓最后一塊新大陸得到開發。
當然,這些確實太激進了,目前只是設想。
更穩妥的方法是一步步來,先拿呂宋島,再下南洋,最后登上澳洲。
這是一片甚至比大明還要遼闊的土地,放在嘴邊上千年沒吃到,結果被幾個西夷扶持的蠻夷小國做大,衰到家了。
倒不如先把地盤占了,把人移過來,無論幾百年后的形勢如何,土地上生活的都是華夏苗裔。
這邊魔教在動員教眾,調兵遣將,準備攻打呂宋島,李牧倒是很清閑,一來對付呂宋島的土著,用不著他這種高端戰力,二來,調兵遣將這里的活,魔教以前也是專業的。
雖然五行旗變成了七總旗,很多專業手藝還沒有丟。
以前李牧對魔教的架構,始終霧里看花,不太了解,這段時間終于了解了,對魔教的潛力也有了深深的認識。
魔教由總壇、十二個堂口和七大總旗組成。
總壇即現在的黑木崖,有光明左使,光明右使,和十大長老。
十二個堂口分別是風雷堂、白虎堂、青龍堂、朱雀堂、玄武堂、天風堂、海戰堂、刑堂等等…
每個堂口又有堂主、副堂主、五六個香主、十多個副香主,一大群頭目。
一個堂口,少說有兩三千人。
七總旗,分別以赤橙黃綠藍靛紫這些顏色命名,每個總旗分別管轄兩到三個省的地盤。
就像原著中,任我行曾說過他年輕時在江西當過青旗旗主。
旗主管江西某一府的地盤。
掌旗使
再加上天下所有的三教九流,邪魔外道,地方各種小幫派,哪個敢不聽魔教招呼,甚至直接被魔教控制。
可以說,整個大明天下,魔教無處不在,除了官府,沒有哪個勢力對大明的掌控如此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