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對面的娟兒和杏兒都聽見了,透過窗戶好奇地望過來。
李牧見學會了,收起棋子笑道:“好了,這邊也沒事,去玩兒吧!”
小嬋臉上一喜:“謝謝姑爺。”然后出門打起傘,迫不及待的跑進對面的小樓里,和幾個小姐妹分享如此有意思的五子棋。
不一會兒,對面小樓里便傳來小丫鬟們大呼小叫的歡鬧聲。
李牧笑了笑,繼續喝茶看書。
這段時間,讀了不少儒家經典,李牧忽然發現,這些經典并沒有那么枯燥乏味,其實挺有意思的,一些內容更是直指本心。
若脫去儒家為適應皇權統治而加上的那層外衣,其修身修心的功夫,都是世間一等一的。
每日品鑒感悟一二,讓李牧也大有所得,連養吾劍法,也有了一絲絲不同。
似乎是學問上身了,再加上養吾劍法每日的熏陶,他平日里即便不練劍不讀書,身上似也縈繞著一股淡淡的書卷氣。
有時李牧對鏡自照,還真覺得自己像極了古代的書生。
接下來的生活,仍是平平淡淡,多次經過秦嗣源的棋攤,有時也陪他手談幾局,有了些許熟悉之后,再聊起天來,就深入了一些,客氣的互通一下姓名來歷
贅婿的身份也被李牧毫無顧忌的說出來了。
秦嗣源知道后,相當詫異,李牧那一身書卷氣,可不是簡單能養成的。即便是那些金榜題名的進士,文弱書生氣倒是有些,能養出這一身書卷氣的倒真不多。
甚至,他隱隱還在李牧身上感受到了一些浩然正氣,不過覺得是自己多心了,這個時局混亂的年代,能養出儒家的浩然正氣,即便不是大儒,也得是才華橫溢的飽學之士。
這些人,哪個不聞名一時。
既便如此,李牧在他眼里絕對是個讀書的好苗子,聽到他竟然去了一介商賈之家做了贅婿,惋惜之余,搖頭不已。
倒是一旁的小禪,聽他看不起蘇家,還替姑爺惋惜他和小姐的婚事,差點對著秦嗣源怒目而視,懷疑他要拆散小姐和姑爺。
“姑爺和小姐好著呢,小姐人很好,姑爺也是很好的人,他們可般配了。”小丫頭神情緊張,認真得一塌糊涂。
秦嗣源倒也極豁達,立刻道:“小嬋姑娘說的對,是老夫失言了。”
“想來你家小姐是一位極出彩的女子,不然寧小兄弟也不會這么做,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這么選也不能說是錯的。”
嘴上這么說,秦嗣源心里卻難免可惜。
對于秦嗣源的態度,李牧也只是笑笑,并不在意,他又無意科舉。再說,他這點學問,考科舉真不一定考得上。
身上的這點書卷氣,或者浩然正氣,多半還是養吾劍法達到極深境界,才慢慢養出來的,并不是他的學問有多深。
此時,不但秦嗣源覺得可惜,經常在茶鋪幫忙的茶鋪老板清秀的女兒,也露出失望之色,她見李牧氣質極好,每日極其清閑,帶著個小丫頭到處亂逛,還以為是個貴公子,頗有有一些仰慕,甚至幻想著做一房小妾也不是不行。
誰知,竟然是…一顆少女心破碎了,原本嘰嘰喳喳和小嬋聊著天,突然覺得也沒那么多話可聊了。
在這邊待了一會兒,李牧又領著小嬋去其他地方閑逛,小嬋走時特別歡快,仿佛終于遠離了那個說蘇家和小姐壞話的老頭。
一路走著,小嬋很快忘記了剛才的煩惱,蹦蹦跳跳的跟在身后順著說話,不多是兩人轉距離蘇家不遠的一條相對繁榮的街道時。
遠遠的,忽然有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