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李牧帶著小嬋回到家,蘇檀兒仍然忙碌著。
雖然沒有說,李牧也知道蘇檀兒這幾天在忙什么事,不出意外是為了當皇商。
武朝的皇商分兩種,一種是檀淵、黑水兩次求和以來,對遼國的賠償,其中對布帛需求很大,雖然價格不會太高,但能與皇家拉上關系,即便薄利多銷,也是好的。
另一種,是皇家真正需要的高端的絲綢,這一部分不但利潤豐厚,如果能打開門路,對蘇家的布匹生意本身就有極大的好處。
連皇家用了的都說好,這是多好的廣告,你說好不好。
這兩種皇商,第一種容易一些,第二種就難了。
想打開門路,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走捷徑,找關系,一種是腳踏實地,改良技術。
蘇家在江寧有些關系,想當皇商,那就夠不著了,只能改良技術,以質量搏機會。
蘇檀兒走的也正是這條路,調集了不小的人力物力,從技術改良上下功夫,爭取機會。雖然其中有運氣的成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作為一個十九歲的少女,有這么大的氣度和魄力已經很難得了。
如果這條路走成了,蘇家成了皇商,蘇檀兒執掌蘇家就再無懸念,其余兩房就算想搗亂,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接下來幾天,李牧都過得很平淡,教教書,逛逛青樓,看看花魁賽。
這幾天整個江寧的氛圍都很熱鬧,在街上走著,不時就能看到女子的表演,人們津津樂道某位才子為哪位姑娘爭風吃醋,大打出手。
很快,前三天過去了,各青樓選拔出來的出挑的女子,正式來到白鷺洲,開始真正的花魁大賽。
花魁大賽選的地方也極好,背山靠水,占地廣闊,李牧帶著小嬋趕到地方,巨大的會場早已經被圍了起來。
隨著各個青樓的花車陸續抵達,人群聚集的越來越多,各種小吃雜耍在草地間擺開,熱鬧非常。
想進會場也很簡單,花一兩銀子或一貫錢,買上一朵花,進能進去。
遇到喜歡的姑娘,就能用花投票,誰收到的花多,最后就是花魁。
經過選拔,有資格參加后三天花魁賽的姑娘,仍然有一百多人。
舞臺一共設了五處,分別是樓船水榭、茶樓舞場、河灣小樓、靠山的小棧、中央的圓形大鼓。
一百多位姑娘,根據抓鬮結果,輪流上臺獻藝。除了表演,里面也提供酒水飯食,各種娛樂休息場所。
李牧帶著興致勃勃的小嬋,看了半天,這才盡興而歸。
一百多位姑娘比了兩天,最終選出前十六名,剩下一天決出真正的花魁。
直到最后這一天,蘇檀兒才抽出時間,和李牧帶著幾個小丫頭一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