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二房三房這么說,這樣的言論,也開始出現在一些蘇家老人的口中。
二房三房這些年積蓄的力量,算是釋放出來,在蘇伯庸病倒,蘇檀兒失利之時,徹底發難。
這些事,就連蘇老太公,也已經無法壓下。
在人們驚愕的目光中,蘇檀兒不但沒有收縮大房的生意,反而利用研制出來的新織造技術,大肆擴建各地的織坊。
不少人震驚之余,開始納悶,蘇家沒拿下皇商,新建這么多織坊干什么,沒有訂單,放在那里豈不白白虧損。
有人說蘇家這是要和烏家徹底杠上了,這么多織坊不是白建的,聽說蘇家用上了新技術,織造成本更低。
或許蘇家會用低價,沖擊烏家的市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誰都別好過。
也有人說,不可能,蘇家私自降價,沖擊的不但是烏家的市場,而是所有布行的市場,說不定會引起公憤。
眾人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
蘇檀兒也不理會這些,頂著巨大的壓力,耗費巨資,繼續推進新工坊的建設。
二房三房見此,幸災樂禍之余,哪里會陪著大房亂來,紛紛和大房劃清界限,甚至已經開始商議分家的事。
在如此復雜的局面下,眾人眼中忙的焦頭爛額的蘇檀兒,其實過得相當輕松。烏家已經上鉤了,接下來就看如何收網,才能獲得最大收益。
大房私下里針對烏家各種產業的布局,也已經開始了,廖掌柜也被派去了東京,扎緊烏家掙脫的口袋。
如此,時間一晃,便是一個月過去。
要說烏家作為江寧第一大布行,還是有些依仗的,比如駱敏之,作為江寧烏家最重要的元老之一,今年四十歲出頭的他,曾經一手將烏家的織工技術推到了巔峰。
這一次拿到皇商,除了在烏啟隆等人的操作巧妙,拿到了蘇家的染布配方,另一個殺手锏,便是有駱敏之的織工技術。
拿下皇商后,作為烏家最受重用的管事,宮里下的燦金錦的訂單,全由他在掌控和看顧。
這天,駱敏之照例去做作坊轉了一圈,去年剛收的小徒弟湊過來匯報道:“師父,秦明樓那邊小倉庫里的燦金錦,看起來…似乎有些褪色…”
駱敏之微微愣了一下:“秦明樓那邊?我記得那是第一批出來的,質量把握的恐怕不怎么好,嗯…有多少?”
小徒弟道:“沒多少,第一批最先弄出來的那些,都堆在角落里。”
駱敏之點點頭,想了想道:“角落里…那應該是廢布,嗯,最初的一批把控的不好,我和陳管事覺得不理想,順手就扔在那里了,角落里又潮濕,難免的…嗯,明早我去看看。”
距離爭奪皇商已經一個月過去了,這一個月燦金錦都沒出什么問題,他自然不會認為一些廢棄的布掉色,就是布出了問題。
如今,蘇家甚至已經被他拋之腦后,如此平穩的局面,那里會出問題。
不過,出于習慣,第二天他還是去倉庫里看了看,掉色的是剛剛得到染方弄出來的第一批,他拿去實驗織造方法,有些不滿意就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