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抬頭看了一眼道:“嗯!你是?”
那女子嘴角露出一個微笑,有些驚奇道:“啊,原來你真是小寧…”
女子開心道:“我姓王,小時候在這里住過兩年,那時你便經常坐在這石凳上讀書,我家在那邊。”說著指向另一處頗為精致的院子。
她一說,李牧還真有印象,根據記憶,小時候那處院子確實住了一戶比較講究的人家,有一個長得極漂亮的小女孩,兩人經常打照面,也說過話,不過不算太熟,他連人家叫什么都不知道。
住了兩三年,就搬走了。
難道,小女孩就是小時候的李師師。
這時,又一道身影快步走了過來,卻是那名男子,一邊走一邊道:“王兄,你怎么走這么快…這位是…”說著看向李牧。
女子賣了個關子,指著李牧道:“和中,你還認識這位公子嗎?”
名叫和中的男子大概沒聽清剛才的對話,朝李牧看了幾眼,又朝后方院子里看了看,似乎想起了什么,半晌才道:“莫非是…小書呆…嗯…叫什么來著…”
王姓女子微微蹙眉:“他是小寧。”
男子這才恍然大悟,拍了拍腦門道:“對,叫小寧,瞧我這記性。”
說著一臉熱絡的走上前,甚至還故作親熱的在李牧胳膊上拍了一下。
“小寧,你還記得我嗎?是我啊,于和中,我以前住在那邊,小時候咱們還常在一塊玩的,記得那時候因為我們叫你出來玩,讓你經常被罰抄書背書。不過后來我隨父母去了京城,沒想到這么多年還能再相見。”
李牧還真認識這位叫于和中的,小時候確實一起玩過,不過就像他的外號小書呆一樣,小時候性格比較孤僻,沒有什么朋友,天天拿這本書背來背去,尤其愛拿著本書坐在門口的青石凳上。與于和中的關系其實也只是尋常。
笑了笑道:“于和中…自然記得,不過你這些年變化不小。”
于和中也感慨道:“這些年經歷了不少事兒,變化確實有些大。不過小寧,記得當年你還是…還是個書呆子,現在氣質完全變了。”
兩人敘了一會兒話,旁邊的女子也加入進來,三位昔日的鄰居,如今久別重逢,倒也頗有一番感慨。
談的興起,于和中開始說起這些年的經歷。
“小寧,你不知道,當年我還小,剛剛十二三歲,因家父升遷,在戶部任主事,不得不隨家父去了京城。當初人生地不熟,剛至京城,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如今,在汴京生活了這么些年,才漸漸好了一些,適應了那里的生活。不過,小寧,話說過來,京城氣象還是與江寧不同,他日若有機會,還是要去京城看一看。”
“到時讓小弟做東,盡盡地主之誼…”
說了一陣兒,于和中看了一眼旁邊的女子,忽然道:“其實,說起來這次去京城,最大的驚喜還是與李…與王姑娘重逢。說起來王姑娘才是京城的東道主,小弟當年去京城,也得了王姑娘不少照顧。”
一陣交談,于和中也介紹了自己,雖然沒有考上功名,通過他父親的關系,如今在戶部謀了一個小吏的職務,雖然潛力不大,但一輩子也算吃喝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