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委婉的把意思說了一下。
樓書婉意外于蘇檀兒的態度,兩人都屬于事業型女強人,蘇家擴展在杭州的產業,也需要和樓家打好關系,即便這次兩人沒遇到,等到了杭州,也會到樓家去拜訪她。
本以為蘇檀兒會答應,不會為了游山玩水耽誤家里生意。
樓書婉無奈,她那批貨哪能等他們一路游山玩水,只能花錢雇了一艘小點的貨船。
本想坐貨船回杭州,看看蘇檀兒的那艘三層畫舫,又看看那艘貨船,條件簡直天差地別。
于是讓貨船單獨回杭州,她乘畫舫跟蘇檀兒一起回去。
這自然沒什么問題,蘇檀兒爽快的答應了。
李牧也沒什么問題,不過提前打了預防針,樓書婉和她的丫鬟小廝,順路搭乘畫舫沒什么問題。
不過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就不要來了。
蘇檀兒剛開始還有一些不解,直到看見樓書婉和一個男子打情罵俏,昨日喝茶聊天的時候她知道樓書婉已經結婚了,本以為是她的丈夫,找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她的丈夫尚在杭州,這名男子的身份就不問可知了。
等看到樓書婉竟然還打算把男子帶上畫舫后,蘇檀兒終于理解了李牧話,樓書婉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是什么意思了。
倆人也本來沒有多深的交情,未來大概也不會有太深的交情,但也沒必要撕破臉,只能委婉的說了一下。
樓書婉猶豫良久,離杭州還很遠,無論是貨船還是客船,里面的條件和畫舫比都一言難盡,終究還是把那名書生打扮的男子留在了常州,帶著隨身的丫鬟登上了畫舫。
李牧也沒耽擱,隨后便啟程趕往蘇州。
也就是這天,金遼開戰的消息終于傳到了南方,引起無數波瀾。
有人震驚,有人激動,有人擔心,有人害怕…
有人大喊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讓金遼兩國兩敗俱傷;有人激動的讓朝廷趕快出兵北上,與金國合擊遼國,趁機收復丟失數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完成這一曠世偉業。
也有人把警惕的目光看向金國,遼國不是金國的對手,武國連遼國都打不過,能打得過金國嗎?等遼國沒了,金國會不會繼續南下?
沒人知道答案,也沒人能影響金遼的局勢,大家只能默默的看著,希望朝廷振作起來,抓住機會,或者認清現實。
同樣,隨著金遼兩國開戰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一同傳開的還有一道沒那么引人注目的消息,曾經簽下黑水之盟的秦嗣源,正式被朝廷起復,直接升任尚書右仆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右相,僅在官家和左相之下,可以說二人之下,萬人之上。
復起理由并未明告天下,但許多人想到前段時間關于秦嗣源挑撥金遼兩國的流言,現在看來似乎被坐實了,一時間聲望大漲。
與此同時,隨著遼國的力量衰減,對草原的控制力減弱,草原上的一個游牧部落也開始了南征北討,雖然尚且弱小,也漸漸顯露鋒芒。
歷史的車輪,似乎已經滾動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