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色陰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狠厲,對著特種部隊的成員下達了暗殺鮑里斯的指令。
而克格博老大克什尼科夫,這位本應掌控全局的空降一把手。
此刻卻陷入了被架空的尷尬境地。
克格博內部長期以來自成一體,有著自己的一套行事規則和權力網絡。
對于這位外來的“空降兵”。
內部人員并不買賬,沒人理會他的指令與安排。
克什尼科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科羅廖夫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調動力量。
展開針對鮑里斯的暗殺行動,卻無能為力。
在這風云變幻的時刻,鮑里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暗殺行動一旦展開,他將置身于極度危險之中。
而亞納耶夫在記者會上的拙劣表演,也讓聯盟民眾對局勢的擔憂愈發加深。
在羅剎聯盟這場驚心動魄的權力斗爭中,局勢愈發緊張且錯綜復雜。
盡管聯盟緊急委員會試圖通過阿爾法特種部隊對鮑里斯實施暗殺行動,以消除這個在權力博弈中日益強大的對手。
但阿爾法特種部隊的軍官卻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態度。
他們表示,即便面臨被免職的風險,也堅決不會去執行暗殺鮑里斯的命令。
原因無他,此刻的鮑里斯在莫斯科已然成為了民心所向的人物。
民眾對他的支持如潮水般洶涌,使得暗殺行動變得幾乎不可能實施。
因為,無人敢輕易觸犯眾怒。
傍晚6點,局勢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一個塔曼摩托化步兵師坦克旅旅長毅然宣布,他將向鮑里斯效忠。
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整個莫斯科乃至聯盟范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鮑里斯抓住這個契機,毫不猶豫地跳上坦克車,面向莫斯科民眾發表激昂的致詞。
他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在城市的上空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敲打著人們的心弦。
而這一段意義非凡的致詞,被電視臺的晚間新聞完完整整的播了出來。
迅速傳遍了聯盟的每一個角落。
這一傳播,無疑宣告了聯盟緊急委員會對輿論控制的徹底失控。
他們原本試圖通過封鎖消息、操控輿論來鞏固自身地位的計劃。
隨著鮑里斯的這一次公開露面與演講,徹底破產。
……
次日凌晨,面對日益失控的局勢。
聯盟緊急委員會終于下定決心,孤注一擲。
正式開始對白宮發動進攻。
并將這個行動命名為“雷霆作戰”。
妄圖以雷霆之勢一舉拿下白宮,掌控局勢。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士兵們的不配合成為了此次作戰計劃的致命傷。
那些本應執行進攻命令的士兵,或許是受到了民眾情緒的影響。
又或許是對聯盟緊急委員會的行為產生了質疑,紛紛對進攻命令采取消極態度。
這種不配合使得整個作戰計劃陷入混亂,很快便以失敗告終。
然而,聯盟緊急委員會并不打算就此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