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刷的“海棠耀世”四個大字被晨露映得發亮。
屬于他和她的棋局,才剛剛落子。
林耀在灣島的百億布局以“耀世基建計劃”之名轟然啟動時,整個商界都在揣測他要下多大的棋。
首筆20億港幣砸進基隆港智能倉儲系統升級。
招標會上他隨手推開遞來的回扣信封,指尖敲了敲投影儀上的地圖:
“三個月內,我要所有集裝箱都裝上衛星追蹤芯片,包括那些裝‘工藝品’的。”
第二筆30億流向“灣島數字走廊”,表面是在高雄、臺中鋪設基站,實則地下光纜網串聯起二十七個秘密軍火庫。
海棠在立法會質詢“民生項目為何偏重工業區”時
林耀正在機房看著工程師將軍用頻段偽裝成民用信號。
他咬開雪茄扔給阿泰:“告訴負責基站的弟兄,每個信號塔地基里都灌點水泥
“省得哪天被雷劈中,露出底下的彈藥箱。”
最轟動的是50億注資“薔薇綠色能源”,在屏東建了座看似環保的風力發電場。
奠基儀式上,海棠穿著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裝替他扶著金鏟
高跟鞋尖輕點著奠基牌下的鋼板,那里藏著通往地下彈藥加工車間的電梯。
林耀將泥土撒在她腳邊時低聲道:
“等風車轉起來,每個葉片里的微型攝像頭,能掃遍整個爭議海域。”
她笑著用手帕替他擦汗,指尖劃過他喉結處新紋的薔薇刺青:
“不如在渦輪里裝監聽設備?綠黨的游艇經過時,風能發電場就成了最好的竊聽器。”
百億資金像墨水滲進宣紙般迅速鋪展,當財經媒體還在分析“林耀是不是想壟斷灣島物流”時。
天耀集團的貨輪已經借著“新能源項目考察”的名義,在南海某海域畫出精密的航線圖。
某個深夜,海棠在立法會辦公室收到阿泰送來的硬盤
里面是風力發電機內部結構的3d模型,每個齒輪間隙都標注著可藏匿軍火的容量。
“耀哥說,”阿泰替她插上加密u盤,“等下個月臺風季,這些‘清潔能源設備’需要‘緊急檢修’。”
真正讓政商兩界脊背發涼的,是林耀在記者會上宣布“計劃三年內在灣島創造十萬就業崗位”。
臺下的立委們算著這筆投資能帶來多少選票。
卻沒注意到招聘簡章里“港口安保”“能源設施維護”等崗位的面試題,全是偽裝過的軍事技能測試。
當第一批穿著天耀集團制服的“員工”在基隆港巡邏時。
他們腰間的對講機頻道,早已接入林耀私人的加密指揮系統。
海棠在立法院推動“基建投資配套勞工法案”時,林耀正在屏東的風力發電場驗收地下工事。
他踢了踢剛澆筑的水泥地面,聽著空洞的回響點點頭:
“把通風系統和薔薇貨輪的供氧管道連上,戰時這里能當掩體。”
工程師遞來成本報表,他掃過“綠化植被采購”
那欄里多出來的八位數,那是用來購買新型軍火的錢。
……
次日,暴雨傾盆的夜晚,林耀站在天耀集團總部頂層,看著屏幕上跳動的資金流向。
100億港幣里,只有不到三成用在明面的基建項目,剩下的都化作暗線,織成覆蓋灣島政商軍三界的巨網。
海棠的衛星電話適時響起,她的聲音混著議會辯論的嘈雜:
“耀哥,你的‘就業計劃’讓綠黨支持率暴跌五個點,他們現在急著查你的資金來源。”
林耀轉動著辦公桌上的風車模型,葉片突然停下,露出藏在軸心的微型攝像頭。他輕笑一聲:
“讓他們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