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旁邊便有人不甚樂意,瞇起一對狹長眸子,頗為不屑地看向樂不可支的韓席,冷哼不已。
“人貴有自知之明,高談闊論引經據典倒是在行,叫不明底細的小兄弟見了,倒真以為你手頭有二兩深淺。黃土都蓋到下頜了,也沒見你在齊陵班頭中掙來一年的老桂,迎風抖摟三寸捋不直的舌頭功夫,反倒越發爐火純青。”說話人正是那位挎刀青年,言語甚是過火。
韓席不敢還口,只得沖云仲訕訕一笑,便抿住了兩片頗厚發紫的嘴唇,不再應聲。挎刀青年所言的老桂,乃是班頭中較為難得的頭銜。
只在齊陵之中,有這么個較為獨特的習俗,引路的班頭每逢十月初時,便會推卻一切勞務,匯集于齊陵皇都百里外的老宅院。即使商隊多給上兩三倍的銀錢,也拒不出山,為得只是這老桂的頭銜。
規矩是個人界定已無處可尋,不過這規矩確實代代相傳,甭管是方才入行的年少班頭,還是年過半百的老邁班頭,皆是匯集于老宅處。
老宅修筑的年頭過早,許多屋舍已然坍塌崩解,唯獨宅院當中,有棵歷無數風霜雨雪的老桂樹,穩穩當當盤踞于院中。
桂樹之厚,需得人合抱方能堪堪圍住,高十余丈,樹上能容數人懸掛攀爬;其根系已將院內許多石磚撬開,顯得格外遒勁滄桑,古樸大氣。
眾人皆圍于此,選班頭中最年長者彎弓搭箭,釘于枝干之上。旁人競相攀樹,搶奪箭羽,能奪到箭羽且手持下樹者,便被稱為老桂,意為在班頭中出類拔萃。行路商隊也格外青睞這等具有老桂頭銜之人,不說引路的能耐大小,單憑借這份技壓群雄的功夫,便已然在行內稱絕。
而老桂這頭銜,僅奪得一回,便可伴隨終生,于是大多老桂自打摘冠之后,便將這機會讓給旁人,自己則不再摻和。
畢竟雖是行有行規,但面皮依舊算是為人處世的本分,且這群班頭常常碰面,總仗著身手矯健連任老桂,總是有些不討同行喜歡。一來二去,身負老桂頭銜的班頭,倒是越發繁多起來。
而韓席卻是一次老桂也未摘得。雖說引路之能絲毫不遜,但終歸是年歲頗長,拳怕少壯的理兒,古來便有,但落在商賈眼中,身價的確低了不少。
挎刀青年這番言語,可謂是專挑叫蜂蜇過的面皮打,正中痛處。
“這位哥兒,得饒人處且饒人。況且這些日以來,似乎韓老哥并未主動招惹是非,反倒是兄臺時常話中帶刺,含沙射影,難不成是之前有些過節不如將話說開,一路之上也好相處融洽些,兄臺以為如何”話雖如此,云仲的神色卻有些低沉。
“行走江湖,多的是一無是處之人,難道小兄弟能將這等人如數庇護殆盡若真是如此,我還真得叫個好。”挎刀青年咧嘴,伸出一指點點經外奇穴,笑容古怪。
“天兒如此熾熱,可腦門中的水氣,倒始終曬不得干吶。”,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