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白虎幫內,更何況李三本就是那精明至極的人物。這幾年下來,能將原本頹弱下乘的白虎幫治理的有條不紊,外驅敵手內除狡徒,將原本在鄉鄰之間口碑差勁的幫派,生生治理得如同小官府一般。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說村落不屬大幫之地,可這白虎幫中人卻是人源繁雜,且心思各異,欲要鎮住場子,且賺得一身無二威望,所需的心性手腕,乃至膽魄城府,只怕并不似管轄小幫小派那般容易。
這趙梓陽的心性手腕,當真是不是凡俗之流。
李三初入幫中時,便察覺到趙梓陽身具大才,原是平素他自以為無人窺見的小心思,經趙梓陽登門輕描淡寫一番寒暄,便不知不覺間如數脫口,一覽無余,直到趙梓陽告辭而去,李三才察覺出自個失言。
話語里頭的學問,私塾學堂當中學不得,有些資質駑鈍者即便在江湖上闖蕩良久,也是學不來一手以話為餌的能耐。李三原本是逃難而來者,家中長輩皆是儒生,祖上更是作過朝中大員,自詡手段心思頗能,卻也是在趙梓陽寥寥數語之間掀露了馬腳。
于是在他看來,區區一個白虎幫,與南宮山腳下一處無人知曉的破敗村落,哪里能比得上攀這位趙梓陽的厚實大腿來得金貴,故而這才辭別了林幫主,自行跟隨趙梓陽出行。
其中心思,只有他曉得。
而趙梓陽已經大抵估計出了這李三的心中所念,不過與他而言,這點心思并不足為慮,真正更令趙梓陽在意的,還是南公山巔處。
時至如今,他依舊能記起當初那位瘦弱到不能再瘦弱的人,厚著臉皮用幾本破書,從他那挑挑撿撿,換取了幾只肥兔。
就連那位女子也未曾在意,貫說氣那本老書的最末一頁,記有寥寥數語,說是待到觀書者能將行氣法子吃透,便可到南公山頂處找尋機緣,若是福緣深厚,興許境界可一飛沖天,再無束縛。
趙梓陽今日上山,為的便是那一飛沖天四字。
白虎幫也好,南宮山腳下無名村落也罷,他趙梓陽若是沒本事,又怎能叫一眾鄉鄰家境變為殷實。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那得道之人,要先得道才是。
秋里山水,向來被文人墨客稱道,雖說南公山一向人跡罕至,鮮有外來人打此處路過,可并非說此地景致差勁,相反山林之中紅葉飄搖鋪陳,朱紅泛黃兩色落葉,始終于二人身側流轉不絕,似一條玉帶于山路之間徘徊不止。
罡風凜冽,山間未名古木之上,騰起無數碎雪似的須絮,灑落身前,并未入冬,卻極似身披大雪。
萬籟于風中鼓瑟吹笙,唯有山間兩人,舉步無聲。碎葉同霜絮撲面而來,恰似踏入一川斑斕境。,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