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鐵雖不鋒銳,但仍是迎著那枚通體赤紅的頑石,一穿而過,直至整寒鐵柄都穿到頑石另一側。
堂堂水君,練劍之事手到擒來,此間難處,唯有二者而已,一者被老者枯坐七日而解,二者便是要云仲心意到家,才能令此劍成。
金鐵聲傳來十余里遠近,鐵匠鋪內霞光頓起。
老者提起掌中劍,不等周遭人看清,便踏步出門,擺好起手架勢。
“且叫老夫先行試劍,如何”老者斜睨一眼書生,打趣似的開口道。
柳傾站起身來笑答,“劍都是前輩所鑄,自然要請前輩先行試劍,合理至極,想來小師弟也無有半點不情愿。”柳傾也是心中有感,似乎這位水君,自從開爐練劍過后,渾身上下那股出塵氣,不知不覺間就收斂許多,乍一看去,衣衫不整,掌中尚存灰土,倒真像是位隱居市井之中的尋常老人。
若說與尋常老者不同處,便是手腕處依舊纏著碩大蚌珠,瞧著十分怪異。
南公山大師兄不曉得為何水君踏入鋪中過后,始終以這副面孔示人,以他的境界,更是不知曉為何老者要隱去一身出塵氣息,但隱隱之間總覺得,如此境界的水君,定是不會跌境。至于原因為何,他的確不明白。
老者哈哈一笑,緩緩開始運劍。
從始至終,水君都未曾讓云仲瞧見那柄劍模樣究竟如何,直至走到場中運劍,少年也沒窺探到這柄劍的外表,卻見前者自顧自于場中試劍,再沒同他說過一句話。
試劍乃是老年間流傳下來的講究,用于劍出爐后淬火已畢,開鋒嶄露鋒芒后,屬鑄劍時候必要的一項,工匠要先行試一趟劍,以各路劍招運劍,略微嘗試一番手頭感覺,再斬譬如試劍石之流堅固之物,待到試劍罷了,將劍再遞還委托鑄劍者。
故而九成的鑄劍匠,都或多或少研習過劍道各方流派,正是因試劍此舉。
老者的劍道路數,極為古怪,雖說運劍極快,但臂膀卻少有動作,甚至于肩頭未動,掌中劍已然翻騰流轉數個來回,速度之快,繞是云仲習劍已久,亦是有些瞧不分明。
相比之下,吳霜的劍勢雖快,然而卻趨近于大開大合,劍芒所指便是一道劍氣揮出,少有變招的時候,尤以一往無前為骨;可老者的劍卻恰巧同之背道而馳,劍身如同游魚戲水,忽而來去,劍尖所指時時而動,靈巧至極。
空場還算寬敞,但此刻只剩一地劍光,寒芒涌動處,就連水渠之中的清澈流水,也被這團劍芒吸扯起數道瑩流,直至于老者周身一丈外,匯為一道茫茫水流。
一劍試罷,少年仍舊有些意猶未盡。
只因這劍招的確煞是好看,連同劍光外的那層水膜,亦是于殘陽里映出一抹深橘。
“那少年郎,可曾看仔細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