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難行。
大都人講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無非是上山時節,步步而行,一步一抬,固然費力許多,但比起下山腿腳松弛,更顯得穩當許多;下山省力,而踏著碎石野花,稍不留意便要跌跤失足,故而才有此等說法。
而少年此刻卻覺著下山極易,渾身勁力皆盡舒展開來,流入百骸之中,一步踏出,往往痛快,仿佛是百川盡去時,路遇窄峽,奔涌流水往復回溯,來去均自如。
不知不覺下山腳步便迅捷兩分,同三師兄知會一聲,未曾出一炷香光景,便如奔馬靈猿一般踏至山腰處。
人雖已至,而背后山風遠。
“分別日久,看來少年郎也走了許多路,這實打實的二境,可比老朽當初的虛念要強太多嘍。”少年才剛停住腳,便見山腰老樹旁站著位年歲極大,卻精氣神極好的老人,正提著枚魚簍等候,清風徐來,吹得老人長衫流動。
少年咧嘴,“換衣裳了”
“那可不,見老友嘛,總要穿得板正些,不然總顯得太過于隨意,何況少年郎與你家師父,還對老頭有恩呢。”一身體面青衫的老者,原本還有些出塵氣,可話一出口,登時便像是田間地頭的老農,瞧見了許久未見的親朋,咧嘴笑個不停。
青山在側,老者與少年一并上山,路上已然要講講良久以來的諸多不易,與修行之中獲益,尤其是老者眉飛色舞不止,連連道是吳霜贈他的這尾金塢魚兒,才使得他如此踏開多年也沒曾瞧見的三境,多年修為皆盡升騰之上,就連一身老到皴裂的蛇皮,都是盡數褪下,換成青翠衣衫。
云仲卻是深有意外,“葉老伯,師父曾講過關乎這金塢魚的效用,說是食之可提根骨,進而更能一不破境,可那尾金塢分明還完好如初,如何助人破境”
老翁明了,笑答道,“吃過多年蛇蘭草,體內內氣雖說不比人純粹,可總歸能勉強達到破三境的地步,之所以過不去這道門檻,還是心思雜亂所至,臨行之際,也虧是吳大劍仙同我講過一番話,往后才能順順利利踏入靈犀境。”
說罷老翁扭頭,略微皺眉,“少年郎你如今似乎亦是邁入了二境,但渾身氣息,似乎并不穩固,總有散逸之感,若是得空,還需去劍仙處問詢一番。”
兩人并肩上山,少年苦笑,“我家師父閉關月余,遲遲不得出關,好在前幾日山門遭劫時,葉老伯未曾瞧見,說是生死一線都不為過,好歹逼退強敵,可仍舊未有出關的跡象,就連同門師兄亦是有兩位受創,哪里還有空深究氣息上的微末差錯,日后再說想來亦是不遲。”
老蛇點頭,前些日的確依稀覺察到山上有絕頂人物出手,這才暫且按捺住性子,并未上山,而是等山體顫栗漸止數日后,才試著立身在殘破護山陣外。
巍巍南公山,即便無有護山大陣,亦要將禮數做足。
何況對于老竹葉青而言,南公山山主吳霜臨行前講的那番話,足可謂大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