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央美院。
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大展,征稿編委會。
編委們正在選稿。
“噫,米國紐約寄來的。”
一個女編委喊道。
這還真少見,而且包裝得很好,一看就是非常有郵畫經驗的。
女編委與應聲前來的二名男編委小心的拆開外包裝,里面是幅水墨畫,己經裱好,且用畫框固定好了。
“蝦戲。”
畫里有一片垂蓮,一支含苞的紅荷立在上面。
荷下約莫有六、七只小蝦子在嬉戲,形態各異,淡墨繪成的軀體更顯蝦體有晶瑩剔透之感。
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
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于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
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好畫”幾個人不覺擊掌贊嘆。
看題款。
“小荷才露尖尖角,又見群蝦嬉戲來。謝薇薇于丁亥年正月寫于紐約法拉盛恩師家中。十歲戲作。”
“十歲,戲作。”
字寫得很秀氣,小楷,有些稚嫩。
“我的媽呀。”女編委眼睛直冒星星,這小女孩太可愛了。
“有問題。”一個男編委忽然開口。
“你說有什么問題”女編委不干了。
“不是說畫有問題,不對,是畫有問題,不是,唉。”男編委有點亂了。
“這么說吧,我是說,這畫是有傳承的。”
“齊氏弟子”眾人一齊說道。
“看這構畫,布局,運墨。”
眾人一看,果然。
齊氏海外還有這么小的傳人
“快看看郵件信息。”
“米國紐約市皇后區法拉盛十五大
道閑云齋章郵。”
“哈哈哈,原來如此,真是可喜可賀啊。”
一名年紀偏大的編委哈哈大笑了起來。
“王教授,你莫非知道”
“章老,你們都知道啊。”王教授說道。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
章老,不就是白石老人的關門弟子章悅齊章教授嗎。可他一生從未收徒,看來這是旅居海外,無意中得一佳徒啊。
十歲,這畫去掉題跋,誰敢這么認為
“畫背面有封信。”女編委拿著畫愛不釋手,翻來覆去的,忽然見到畫背面粘了一封信。
“諸位大師,余客居米國。于去年歲末偶收一徒,資質尚可,教導三月有余,其天賦令老夫也是贊嘆不已。
小徒有幾幅習作,隨手取一幅奉于各位座前,萬望不吝賜教一二,則小徒受益匪淺矣。
閑云齋章上。”
女編委慢慢的念完信。
“我靠,這老不死的是顯擺來了。”王教授忍不住曝了粗口。
“看他怎么說的,偶收一徒,三月有余,隨手取一幅。這是得瑟來了啊。”王教授開始吹胡子瞪眼,可忍不住看了又看。
“十歲啊,只教了三個月。這那是什么資質尚可這就是個神童,不,奇才。我怎么就沒有偶遇一個”
眾人轟然而笑。
“王老,這年齡”
“這年齡怎么啦我們選的是畫,不是年齡,而且我們的名字是什么中國畫大展。這不是中國畫”
王教授眼一瞪,好嘛,眾人都覺得說得在理。